吉林市,一个名字里藏着故事的地方。1673年,清王朝建吉林城,满语名“吉林乌拉”。据《吉林通志》记载:“吉林谓沿,乌拉谓江”,“吉林乌拉”便意味着“沿江的城市”。藏在吉林市名字里的江水穿城而过,在悠悠岁月中与这座城相伴而行,也让这座城多了许多诗意。
年初以来,我市以“大东山水、江城焕盛”为主题推出了一系列文旅产品,开放的吉林机器局、吉海铁路总站和原省城水厂等10家主题博物馆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前去打卡,今天就让我们跟随镜头走进吉林机器局旧址,穿梭时空隧道,探寻城市历史,感受文博魅力。
五一当天,吉林机器制造局旧址内的《吉林机器制造局展览》开始正式向公众开放,成为假期游江城的又一处文旅打卡点。创办于1881年的吉林机器制造局,是清代洋务运动期间东北地区规模最大、设备最全、技术最强的军火工厂,也是东北地区最早的近代工业机构,在防御沙俄入侵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来源:经济参考报 元宵佳节,始建于1881年的吉林机器局旧址人头攒动。游客中心内,孩子们争相猜着字谜,笑声此起彼伏。青灰色的百年建筑,焕发出新的文化光彩。自2023年启动“博物馆之城”建设以来,吉林市通过活化历史建筑、修缮遗迹,打造街头的文博场所。
新华社北京5月14日电 5月14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冰雪热”之后,这座城市打出“文脉牌”——看冰雪旅游名城吉林市如何打造文旅长红城市》的报道。赏雾凇、品美食、戏冰雪……“最热”冰雪季里,“北国江城”吉林省吉林市接待游客人数和旅游收入均创历史新高,迎来高光时刻。
新华社长春7月8日电(记者马晓成、胡戈)不久前,一场味蕾的对决在吉林省吉林市展开。世界锅包肉大赛上一盘盘金黄酥脆香气扑鼻的锅包肉,不仅成为网络热搜,更吸引许多人来到吉林市,品鉴东北锅包肉。2024年6月29日,大赛现场展示的特色锅包肉。
中国商报(记者 王怡菲 文/图)观看世界最大的石陨石,领略顶级清军武器的风采,感受老照片、老物件等“吉林人文” “吉林制造”及“红色岁月”……在坐落于松花江畔的美丽江城吉林,众多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特色的博物馆正焕发更多的活力、释放多元的魅力、丰富往来游客的文旅体验。
2024-12-04 23:07来源:中国网链接已复制字体:小大12月4日,吉林雾凇岛上的雾凇美景。中国网 赵娜摄影12月4日中国网讯(记者赵娜)冬季来吉林市你会发现穿城而过的松花江奔流不息,丝毫不会被寒冷的冬季绊住腿脚。
龙虎阁 郑春生 摄追寻吴大澂(1835—1902)在吉林的足迹过程中,两次遇到印象颇深的年轻人。一次是在吉林市吉林机器制造局旧址,参观中,两个小伙子小声交流:“吴大什么?这个字念啥啊?”其中一个人眼睛瞟向我,“成,澄澈的意思。”“谢谢老师。他真了不起,对近代东北军工业功勋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