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10)日,成华区双桥子街道成发集团(420厂)生活区内,三街坊社区筹备委员会和双桥子社区筹备委员会成立,自成体系近60年的成发集团生活区自此进入“社区时代”。据了解,这是目前成都最大规模的国企剥离社会职能,涉及该片区240栋楼、1.1万户、约3.3万居民。
华西都市报讯(客户端记者 罗琴)贾樟柯曾经拍过一部叫做《二十四城》的纪录片,出自古诗“二十四城芙蓉花,锦官自昔称繁华”,讲述的却是成都工业厂区420厂的故事,这曾是老一辈成都人挥洒青春和热血的地方。随着时代演进,这些风光一时的工业厂区日渐没落。
原题“三线”之子作者:黄艾禾原载《先锋国家历史》2009年5期1958年,沈阳111厂整体搬迁至成都,改代号420,外称新都机械厂420厂曾经是西南地区最大的军工企业之一,最辉煌时拥有两三万工人,加上家属就有10万人,当时的双桥子基本都是420厂的天下。
“工业风”“生活味”,成都城东又添一“工业style”文旅打卡地。据420厂工会主席杨松介绍, 420厂生活区占地约750亩,建筑多修建于90年代,由双桥子片区和三街坊片区组成,是典型的老旧小区,共有居民楼240栋,目前住户3.3万余人。
走进“420工业久旅街区”,一幅反映62年前一列从沈阳站出发,载着支援国家三线建设,沈阳111厂部分干部职工来到成都双桥子,新建了当时西南最大的航空发动机制造企业—国营新都机械厂(420厂)的墙绘映在眼前。近日,在420厂生活区打造的特色街区“420工业文旅街区”正式开街。
朋友们大家好,当我们为中国空军的强大而感自豪的时候,有多少人能够想起成都新都机械厂?年轻的朋友,太年轻的朋友不一定知道,这就是成都发动机公司,也就是老一点的成都人称呼的420厂,它的代号为77信箱。这里可是为共和国奉献了两代人民功臣们所在的大型军工企业。
无缝钢管被誉为工业的“血管”。如果没有无缝钢管的话,很多如石油、化工、钢铁、机械、军工、航空航天等行业的发展都将无从谈起。建国初期,我国尚且没有生产无缝钢管的能力。但为了改变依赖进口这一被动状况,全国各地开始布局无缝钢管厂。
说起川棉厂,老成都人肯定不陌生,都晓得它曾是成都东郊的大厂。成都东郊大厂也多,牛市口有无缝钢管厂,双桥子是420厂,而麻石桥就是川棉一厂。川棉一厂的“纱妹儿”(网络图片)当年川棉厂里的“纱妹儿”也是名声在外,又年轻又漂亮。
成都最早的工业园区是1958年修建的420厂,不仅承载了一代人的童年回忆和历史芳华,也让几万人的命运随之浮沉。(原420厂)随着时间发展,420厂、配件厂,热电厂、川棉一厂、无缝钢管厂悉数从历史的舞台退幕,既是一部消亡史,也是一部近代发展史,这大概就是老成都。
依托 624 所、成发集团,积极推动航空动力产业园建设,大力发展航空发动机设计、研发、生产制造,到 2020 年主营业务收入突破 50 亿元,而目前,随着工业园区的不断发展和入驻企业的不断增加,石板滩工业园区范围内的所剩工业用地已无法满足新都区推动轨道交通、航空产业做大做强的要求
如果没有三线建设,也就没有德阳的今天。如果没有二重,也就没有城南公社的今天。011956年,省委批转省城市建设局根据国家准备在德阳建设飞机发动机厂420厂、电子780、776、711厂和航空工业学校,2417、2418、2419等4个航空工业技术学校的要求 。
全国人大代表、省经信委主任陈新有。访谈四川,是国防军工企业大省,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工程物理研究院、空气动力研究院到核工业研究院、成飞、三十所等,不仅总量大门类多,各自的发展水平也很高。在“十三五”的开局之年,这些企业如何抓住机遇敲开社会市场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