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7月26日风物图志(Far & Wide)栏目以信息可视化形式展现各地“风物”之美。本期走进“中国醋都”山西省清徐县。说到中国菜,好醋能为菜肴增添独特的风味,使其成为国家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乙巳蛇年,我们迎来了首个“世界非遗“版的春节,同时,山西这片古老的土地,也以它独特的韵味吸引着八方来客。在热闹非凡的节庆氛围中,作为山西“非遗老醋代表”品牌东湖老陈醋,联手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特别推出了“古城迎春,品年味,集五福”活动。
中新网太原11月16日电 (任丽娜)11月16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技术创新中心(陈醋智造技术)学术研讨会在山西太原举办。全国食醋产业领域的顶级专家、知名学者和多年深耕醋产业发展一线的技术专家齐聚一堂,“头脑风暴”共话陈醋如何实现智能制造,促进食醋产业高质量发展。会议现场。
中新网北京2月8日电 近日,台湾《经济日报》发表了有关山西省太原市的报道,介绍了山西老陈醋的特点和历史。山西老陈醋。图片来源:台湾《经济日报》报道指出,山西老陈醋为中国四大名醋之一,素有“天下第一醋”之称,以“食而绵酸、口感醇厚、滋味柔和、酸甜适口、余香绵长”享誉中外。
1年的醋是6度,10年的醋在9度左右,30年的老陈醋度数能达到11.5度,形态甚至会发生改变,呈膏状……在“中国醋都”山西省太原市清徐县,通过“蒸酵熏淋陈”五步工艺古法酿造出来的山西老陈醋,像白酒一样,有不同度数之分。
“来,喝两口,品品。”客人来山西,不论男女老少,在饭桌上都免不了被劝两句。别误会,说的不是酒,是醋!醋古称醯,又称酢,山西人自称“老醯儿”,对醋的喜爱掩饰不住。数据显示,山西每年的人均食醋量有10斤,远超全国平均用量;在太原,这个数据达到了18斤,可谓冠绝全国。
本报讯 8月24日,《经济日报》副刊“山川有味”栏目刊发散文《岁月里的老陈醋》,通过“解码”“喝醋”“远方”等章节,讲述老陈醋如同山西这片土地一样质朴深沉,是山西人民心中永远的骄傲。 文章介绍,在太原,每年的人均食醋量达到9公斤,可谓冠绝全国。
8月8日,央视农业农村频道“三农长短说”栏目分别以《非遗技艺新活力·山西太原:全羊熬成“牺汤” 加入不同配料口感更鲜香》《非遗技艺新活力·山西清徐:传统技法守住陈醋风味 现代技术提升产量质量》为题,对太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小店“牺汤”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徐老陈醋酿制技艺给予关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关于表彰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授予100个单位“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称号,授予198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2025全国两会即将召开,从3月3日开始,多彩贵州网联合南方网、西部网、东南网、南海网、中国江苏网、青海新闻网、黄河新闻网、红网、潮新闻、津云、广西云、长城网、四川新闻网、宁夏新闻网、荆楚网、大河网、每日甘肃网、大江网共同推出“山河共锦绣”网络主题宣传活动。本期推出《非遗共织锦绣中国,太精美了》。
和顺县山河醋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曹彦军介绍他的“酿醋”故事。“和顺地处北纬37度黄金纬度带,海拔1300米,年均气温6℃,特别适合酿醋。历经10年风雨,我们始终扎根田间地头,在太行山深处酿造出有机、生态、健康的生态醋。未来,山河醋业也更有信心将山河醋推向全国、走向世界。
近日,市政府正式公布了第九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计34项代表性项目。我县“压醅全熏老陈醋酿制技艺”和“晋言居醋膏”入选。压醅全熏老陈醋酿制技艺清徐作为山西老陈醋的正宗发源地,自古以来便有着悠久的酿醋历史,北魏农学家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已有所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