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了累了喝红牛”是一句耳熟能详的广告语,重庆市民蒋先生就习惯开车犯困时喝一罐红牛功能饮料,不过去年底他发现自己买的“红牛”似乎不太提神——乍一看是一样的包装,喝起来也是同样的味道,仔细端详,坏了,在“红牛”大字下还有两个与背景色融为一体的小字“奖一”,原来自己买到的是“奖红一牛
编辑丨十八文丨科技点子王10来年前,喝饮料可以“再来一瓶”,引得无数人购买。不过来到二十一世纪的第三个十年,人们却发现这种“再来一瓶”的活动似乎已经不再流行了;取而代之的是各种旅游大奖或者扫码抽奖的活动。
民警查获的假冒“红牛”饮料。九龙坡警方供图3月13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从重庆市公安局九龙坡区公安分局获悉,该局在重庆市公安局打假总队的指导下,破获一起特大跨省制售假冒品牌饮料案。
打开瓶盖,寻找“再来一瓶”四个大字,大概是属于80、90后小时候最快乐的回忆了。买一瓶饮料,“再来一瓶”,兑换来的饮料一打开,又是“再来一瓶”,觉得自己运气爆表,更热衷于购买有此类活动的品牌的饮料了。而到如今,市面上已经很少能看到饮料瓶盖印有“再来一瓶”了,这是为什么呢?
极目新闻记者 丁伟视频剪辑 丁伟山东济宁的三位小伙子用手电筒照射饮料瓶盖,破解中奖“密码”,花1瓶的价钱抱走10瓶饮料。10月28日,当事人回应极目新闻记者称,超市服务员警告他们,如若再作弊就将其拉黑。10月27日晚,山东济宁的小伙子刘涛(化名)和两位同学一同到超市购买饮料。
1998年就拿到保健品批文的东鹏饮料,直到2009年才在市场上激出水花,那一年,东鹏饮料推出了PET塑料瓶包装的东鹏特饮,瓶盖分为两层,内盖是需要拧的普通瓶盖,外盖则像一个小杯子一样倒扣在内盖上——这个不起眼的外盖,拯救了千千万万个高速公路上不知道怎么弹烟灰的货车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