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长篇传记《晏阳初》延续着一种精神,在让人全方位地了解这一场乡村变革的伟大实践的同时,还得以将这种平民教育运动、乡村建设运动思想以及自强不息的拼搏、奋斗精神,以真诚和感人的文学方式流传下去,真正体现了“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晏阳初,四川巴中人,世界著名平民教育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特别顾问,终身从事平民教育事业。他的足迹遍布第三世界绝大多数国家,以自己的理念与思想改变了无数贫苦民众的命运,著有《平民教育的真义》、《农村运动的使命》等著作,被誉为“世界平民教育运动之父”。
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一生曾与许多中国人都有过一面之缘,但与之同框照相留影者却并不多见,上世纪二十年代初爱因斯坦夫妇访问日本时,曾于1922年11月中旬途经上海,著名书画家、实业家和慈善家王一亭在自家梓园设宴款待爱因斯坦夫妇时,曾留下了一张合影照片,爱因斯坦独特的形象还是依稀可辨的
晏阳初,别名晏遇春,四川巴中人,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特聘顾问,中国平民教育和乡村建设的先驱,与陶行知并称为中国平民教育的“南陶北晏”,与梁漱溟、卢作孚三人并称为“民国乡建三杰”,与爱因斯坦一起被美国百余所大学和科研机构评为“现代世界最具革命性贡献的十大伟人”。
作者为中国现代重要历史人物作传,以非虚构方式向世界讲好了一个现代的中国故事,让世界认识到中国这位平民教育的先驱者,从而让中国的现代圣贤走向了世界,丰富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因而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同时在文化传播方面开拓出了一条全新的路径。
【光明书说】作者:唐小林(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陈俊洁(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研究人员)洋洋洒洒40余万字的《晏阳初》,带读者重温了“世界平民教育之父”晏阳初波澜壮阔的一生。
1890年在四川边沿现巴中市,一个普通农家出生一位平民教育家,他用自己人生,一步一步走向世界。1910由香港某大学把他推进美国耶鲁大学。那个时期博士生确从事平民教育,现在湖北定县还有以晏阳初命名学校,1937年9月抗曰战争期间离开定县,走向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