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初期,关系着几亿农民命运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了。天天听新闻的田柱子知道,这项改革1978年在安徽省的小岗村就开始大胆尝试了,等到1982年全国开始大面积推广。田柱子所在的村处在吉林特别偏远的地方,反应总比其他地方迟一些。1984年初,村里才开始着手实施。
10件凶杀案9件在东北。为什么悬疑剧如此偏爱重工业时代的东北?于和伟的《我是刑警》一开播就拿下了全国收视第一,一上来就死了12个人。可是这部剧的大背景又是98年代的东北。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如今大热的悬疑剧的取景地大多都在东北。可为何导演们这么偏爱东北?
90年代那是一个烟火与诗情迸发的年代,是一个开放包容,充满情怀的年代,一个思想自由百花争艳的年代。那时候的贫富差距不大,大多数人在七八十元左右,到九十年代末,工资大概不到一千,虽然工资不高,但是大家都差不多。
90年代初的时候东北这边才感受到改革开放的春风,尤其是黑龙江这边的中小城市,接受服装流行的元素是跟着哈尔滨走,哈尔滨就是地下服装城引领的服装流行的方向,当时哈尔滨的基本上都是从广州批发拿货,然后在哈尔滨各个地下服装城出床子私发加零售,其他城市的倒腾服装的商贩就坐着长途火车汽车大早晨就来到哈尔滨地下服装城上货,晚上再坐车回去,这一去一回就赚的盆满钵满,那个年代倒腾服装的,都发了。
首先声明,没有地域黑,佳木斯是我出生长大的地方,说的都是90年代左右的事儿,都是自己本人、家人的亲身经历,拒绝编故事,如有雷同,说明咱俩是老乡!东北治安到底好不好?之前我写了写佳木斯物价水平的事儿,有人就问我东北治安好不好?客观地说90年代左右不算好,现在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