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措施,并回答媒体提问。发布会上,记者提问称,根据现行的《传染病防治法》,我国的法定传染病有多少种?是根据什么标准划分的?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在防控措施方面有什么不同?
2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印发《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方案指出,我国已具备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由“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的基本条件。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新冠疫情应对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接受总台记者专访,就此次调整作相关解读。
2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印发《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方案指出,我国已具备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由“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的基本条件。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新冠疫情应对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接受记者专访,就此次调整作相关解读。
(通讯员:曹仲辉)2022年12月26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公告,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更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同时,公布了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制定的《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
12月2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公告,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更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经国务院批准后,自2023年1月8日起,解除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采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
12月2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公告,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更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经国务院批准,自2023年1月8日起,解除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采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公告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更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根据公告,经国务院批准,自2023年1月8日起,解除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采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
12月26日晚间,国家卫健委发布公告: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更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经国务院批准,自2023年1月8日起,解除对新冠病毒感染的甲类传染病防控措施。这一举措,意味着国家对新冠感染的应对措施,将从“乙类甲管”回归“乙类乙管”,也意味着疫情防控工作进入了新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