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医学科普的推进,公众对老年认知症(阿尔茨海默病)的认识日益深入,一旦身边老人出现情绪改变、认知功能下降等可疑症状,许多人马上会想到该病。但是,临床中有另一类神经系统疾病也会出现和老年认知症相似的症状,但发病过程要快得多。
徐阿婆年轻时是一名优秀的老师,然而岁月不饶人,几年前确诊了高血压、高脂血症,半年前还做了髋关节置换术、肠息肉切除术等,让徐阿婆日渐感到力不从心,几乎事事都要儿女陪同,于是整天唉声叹气,觉得自己拖累了儿女。
在诸多人眼里看来,一旦老人出现了情绪改变、认知功能下降的情况,大家都会想到是不是患了老年认知症或阿尔茨海默病。但在临床上,还有一类神经系统疾病也会出现与老年认知症相似的症状,且发病过程要快得多,也需要引起社会的重视。医生在查房时,为阿婆检查身体恢复情况。
社会老龄化的加剧,引发人们对老年人生活状态的广泛关注。都说“最美不过夕阳红”,从事婚姻咨询多年的汪群群却发现,近两年,咨询离婚的退休老人越来越多了。前段时间,就有一对老夫妇三次来到离婚咨询室,要找汪群群“评评理”。
许多老人家难免念旧或节俭,但有些怪异的行为,家人应该引起重视,也许是老年痴呆的征兆。近年来,家住海南71岁的张阿婆(化姓)逐渐连家人都不认识了,脾气也变得暴躁古怪,经常去翻垃圾桶捡垃圾,甚至在家随地大小便。家人带去就医时才知道,这一切不是节俭成性,而是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病。
前言:79岁独居的曾阿婆,在深圳坂田2套自建7层小楼,罗湖1套商品房,有退休金,身材皮肤又好,穿着连衣裙,从背后看,最多也是50岁左右的人,每天早上和村里的老姐妹喝茶聊天,在别人眼里,幸福满满,可是每天晚上夜深人静时,常常独自一人哭泣。
上海独居阿婆每天疯狂网购,家中快递堆积如山,窗户被快递包裹堵死,屋里不见一丝亮光,家里开门都要从快递山上爬过,阿婆晚上睡觉只能躺在包裹上。社区工作人员帮阿婆整理快递这样的新闻发到网上,未免有点耸人听闻,然而却是事实。
在上海,时间可以兑换养老。这一说法起源于上海市民政部门推出的一项新型互助养老服务——沪助养老时光汇,通过搭建智慧平台,以“小老人”服务“老老人”,引导社区居民参与“年轻存时间、年老享服务”志愿社区为老服务项目。“每一种声音都值得被关心,每一位老人都应该被关注。
“护士们会手把手教我如何护理,出院后我在家也能帮我妈妈康复锻炼了,这样她恢复得也会快一些,心里特别踏实!”近日,患者徐阿婆出院了,她的女儿一边收拾日常用品,一边称赞市六医院金山分院呼吸内科全新推出的出院后照护计划。
住在一楼的周师傅今早看到记者要上三楼采访这位收集垃圾的八旬阿婆,立马拦下记者大倒苦水:“下面楼道我刚扫完,全是垃圾,大小便也直接从三楼往下扔,全溅在我们居民身上。她答应得好好的,还照旧往下扔,从来没有改善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