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你们一样,只要有人提起PD-1/PD-L1通路,我第一个想到的肯定是癌症免疫治疗。近日,由都柏林大学圣三一学院的Christian Schwartz和Padraic G. Fallon领衔的研究团队,在《科学·转化医学》上发表一项重要研究成果。
会上,《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指南》正式发布,7位大咖齐聚云端做主旨报告。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了解到,本届CCO大会前,由甘青宁三地抗癌协会联合承办的CCO主旨报告遴选会议在西宁召开,经全国范围推荐遴选产生的65位专家在1000余名参会代表的见证下,经过2轮评审,紧张角逐,最终7名专家成功入选2021年CCO大会主旨报告。
2024年5月,瑞士日内瓦大学 Christoph Scheiermann、王宸、曾群等人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Cell上发表了题为:Circadian tumor infiltration and function of CD8+T cells dictate immunotherapy efficacy 的研究论文。
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据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网站公示,个性化肿瘤新生抗原疫苗产品LK101注射液获临床试验默示许可,适应症是晚期实体瘤。这是我国首个获得批准进入临床试验的个性化肿瘤新生抗原疫苗,也是首个获批进入临床试验的完全个性化的mRNA编辑产品。
癌症的高发引发全球医学界的关注,作为肿瘤疫苗中较为突出的一种,树突细胞疫苗一直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说到树突细胞疫苗就不得不提一个传奇性的人物——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获得者拉尔夫·斯坦曼。斯坦曼在2007年确诊胰腺癌后,积极尝试基于树突状细胞的治疗性疫苗(DC疫苗)。
近日,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牟永斌教授团队揭示柔性硅基纳米粒子增强抗肿瘤免疫疗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牟永斌教授团队与南京邮电大学滕兆刚教授团队合作,制备了一种柔性介孔有机硅基纳米疫苗,并研究了该纳米疫苗机械性能对DC介导免疫应答的影响及相关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