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今天(12月2日),多条涉及链博会、科学研究和能源工程建设等方面振奋人心的消息发布:链博会达成合作及意向协议金额超1500亿元,我国建成国际最高精度地表太阳辐射监测系统,我国已形成完整的海上风电产业链……一组组“火热”数据出炉,汇聚成中国经济持续向好的积极态势。
新闻聚焦◐国家能源局就《核电工程定额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据国家能源局网站2月18日消息,为加强核电工程定额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及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核电行业实际,国家能源局研究起草了《核电工程定额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近日,上交所联合中国基金业协会组织的“我是股东”走进央企控股上市公司专项投关活动在北京举行,来自中国中铁、中国化学、中铝国际等央企上市公司的高管,与中证指数有限公司、银河证券研究院副院长解学成等专业机构代表齐聚一堂,就“价值与投资——谱写大国基建新华章”这一主题展开热烈讨论。
来源:【中国汽车报】电力,现代文明社会的物质基础,国计民生的命脉之一。水能、风能正在转换成绿色的电力,服务人类。大国基建没有电力,社会化大生产搞不起来。经济发展,电力先行,科技创新,电力先导。高峡出平湖,西电渡千山。龙羊峡如镜的湖水,化作源源不断的清洁电能。
做好稳投资工作,加快推进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是扩大国内需求、稳住经济大盘的重要支撑。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国内外形势,各地各部门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把扩大有效投资作为稳经济的关键举措,加快推动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挥基建项目牵引和政府投资撬动作用,促进投资平稳增长。
随着云南耿马东老95兆瓦光伏、青岛曹城山49.8兆瓦风电等一批项目于6月底并网发电,国家电投管理电力总装机达到2.37亿千瓦,清洁能源装机突破1.60亿千瓦,其中,光伏装机6780.68万千瓦,风电装机4841.31万千瓦,继续保持清洁能源规模领跑地位,是全球最大的光伏发电企业、新能源发电企业和清洁能源发电企业。
乘高铁从首都北京出发,半日内即可到达54个城市,这是十年间中国交通基础设施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2012年到2021年底,中国铁路、公路增加里程约110万公里,相当于绕行地球赤道27圈半,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对20万以上人口城市的覆盖率均超过95%。
来源:【环球网】中国高铁跑出“中国速度”,实现了从无到有、从追赶到并肩、再到领跑的飞跃发展,运营里程超过其他国家高铁里程总和,稳居世界之首!港珠澳大桥串联起香港、珠海、澳门三地,创下多项世界纪录,展现了中国工匠的匠心与智慧,被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
2023年,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大国基建飞速发展。一项项横贯东西的伟大工程,一个个建设者的坚毅身影……作为中铁十一局一公司的一名建设者,我用镜头记录了这一年大国基建的真实故事,拍下了中国发展的生动画面。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国资国企工作,对国企高质量发展作出一系列部署。国有企业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成熟定型,布局结构优化效果显著,高质量发展动能澎湃,涌现出一批实力卓越、活力充沛的“新国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