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点开“某颜”小程序,通过“AI换脸”便能一键生成自己的古风汉服形象,观看广告后还可免费保存到手机相册。但没想到的是,部分模版素材竟是侵权“搬运”来的盗版。近日,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法院审结一起因提供“AI换脸”服务引发的著作权侵权纠纷案。
6月12日,AIGC创作者DynamicWang发文称,要求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公开道歉并赔偿人民币1元,“贵司在AI发布会上未经授权,使用我的模型生成的图片进行重绘、二度创作并在公开场合发表使用,严重影响和侵犯了我的权益。”此前他已就此事与360方面交涉。
近年来,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一直是科技发展前沿的热门话题,ChatGPT、DeepSeek的横空出世点燃全球对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讨论热潮。当您为AI生成的爆款图片点赞时,当您转发AI生成的二创内容时,是否想过AI生成内容可能触及法律红线?
文/刘雨墨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后,有人为了流量,盗用明确标注由AI(人工智能)技术生成的“一名儿童被压在废墟之下”的图片发布,并配文“日喀则地震”等关键词。后来有细心的网友发现,该照片上孩子有六根手指,经证实是由AI创作。
当前,人工智能(AI)技术飞速发展极大地提升了生产效率,优化着我们的生活及工作方式。然而,AI技术应用乱象与侵权案例也随之而来,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AI技术的治理与规范成为代表们关注的焦点之一。全国人大代表、小米集团董事长兼CEO雷军提出加强“AI换脸拟声”治理的提案。
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后,有人为了流量,盗用明确标注由AI(人工智能)技术生成的“一名儿童被压在废墟之下”的图片发布,并配文“日喀则地震”等关键词。后来有细心的网友发现,该照片上孩子有六根手指,经证实是由AI创作。
“双十一”临近,AI模特图逐渐占据部分电商平台的主页,引发消费者热议。这些商品页面图片单一,缺乏服装细节、质感展示。有商家称衣服的质感、纹理都无法从图中体现。还有消费者担心商品品质,甚至遭遇虚假退货等问题。
最近人工智能的风很大从此前的ChatGPT到近期很火的AI绘画只需要输入创作的主题、风格、内容就可以在云端自动生成绘画作品简单来说只要你有想法、有创意就能轻松利用它得到你想要的作品让脑海中的佳作可以如愿以偿地实现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进步与完善市面上可用于AI制图的工具迅速增多然而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 白金蕾)4月24日,抖音举办“原创保护开放日”。开放日上,抖音表示,为了更好地保护平台广大创作者的权益,持续打击侵权等行为,平台正式上线“原创保护中心”,推出包括一键监测举报等四项新措施。2023年3月,平台就累计受理了网络侵权举报2.
法院认为,人们利用人工智能模型生成图片时,本质上仍是人利用工具进行创作,享有涉案图片的著作权,受到著作权法保护,被告侵害了原告就涉案图片享有的署名权和信息网络传播权,应当承担赔礼道歉和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绘画/刘琪 文字/张苇柠“(AI作品)有很多我熟悉的老师的画作”“求求各位老师对AI重视起来”……插画博主洛柒投诉AI的微博获得1万多次转发。(据《中国青年报》12月9日报道)今年11月以来,随着一股“AI绘画”之风席卷全网,打开朋友圈随意翻几下就能看到使用AI生成的作品。
文 | 陆 夷“人们利用人工智能模型生成图片时,本质上仍是人利用工具进行创作,享有涉案图片的著作权,受到著作权法保护。”近日,北京互联网法院针对人工智能生成图片著作权侵权纠纷一案作出一审判决,作出如上认定。作为我国首例涉及“AI文生图”著作权的案件,该案引发了各方的持续关注。
央视网 “我被盗图了?”李昀锴没想到自己的维权促成了AI行业又一个“全国首例”判决的作出这是李昀锴于2023年2月使用人工智能软件制作的一张图片他为这张图片取名“春风送来了温柔”并加上“AI绘画”等标签发布在了自己的社交平台上李先生在社交平台分享AI制作的图片。
原标题:盗用他人AI生成图构成侵权北京互联网法院认定利用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可构成“作品”本报讯 当下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引发广泛关注,用户只需要输入一些提示词,AI大模型就可以产出相应的文字、图片、代码等内容。AI生成的内容受著作权法的保护吗?相应权利归属于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