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以前启能东方举行云端校园开放日的时候,学校党支部书记、中学校长汤蓉介绍学校的视频:接下来,我们将通过一些细节去进一步了解学校。今天,就跟着我们去看一看启能东方极具特色的项目化学习——“一带一路”中外融合课程活动。
【来源:南京日报】“孩子如果已经长大,就得告别妈妈,四海为家。牛马有脚,鸟有翅膀,植物旅行又用什么办法?”科普小诗《植物妈妈有办法》激发了孩子们对于植物种子传播方式的无限好奇,陶园里的花草树木又是如何传播种子的呢?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齐一璇、许文秀 通讯员李季、熊叶念、张湘萍)一节课有两名老师上课?这个消息很快在武汉市武昌区柴林小学家长群中引起讨论:两个老师怎么上课?哪些课能上双师?授课效果怎么保证?家长们议论纷纷,对这一新颖教学方式的效果很是关心。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提出“开展跨学科主题教学,强化课程协同育人功能”的教育理念,打破学科壁垒,促进各学科相互融合,探索跨学科主题学习路径。在成都市金沙小学,每周一下午都会在“梦想教室”实施1-6年级主题融合课程,同年级跨学科融合走课。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程墨 通讯员 桂星 龙华)“我上春山,约你来见,我攒了一年万千思念!”近日,在中南民族大学《中国古诗词歌曲鉴赏》的通识选修课课堂上,该校音乐舞蹈学院教师王菊正带着同学们齐声朗诵《上春山》的歌词,气氛热烈。
越来越多特殊学生与普通学生在同一所学校、同一间教室里接受义务教育,这种教育模式被称为“普特融合教育”,被视为特殊学生融入社会的起点。截至2023年12月15日,广州市共有69所普通学校开设总计100个特教班,每个特教班可容纳5至10人;随班就读的特殊学生人数则有4343人。
2023的全国师生素养提升实践活动(第二十七届教师活动),今年来得有点早啊!这已经是目前教育界最大型的一个比赛(交流活动)了。我从第24届开始就发文给老师们分析、介绍这个活动。很多老师也已经从对此一无所知到抱得国家级证书归了。
南都讯 春天,生机盎然。近日,桂花岗小学举办了以“绿美前行,美好共创”为主题的研学。同学们通过课堂体验、交流分享、踏绿赏春等活动形式,一同感受春光的美好,体验“桂花绿美”跨学科研学的魅力。桂花岗小学学生“童眼看世界”。
本报记者 姚雪青《人民日报》2024年6月28日12版 版面截图原题:江苏扬州市探索多学科融合式、场景式课程——运河畔,上一堂“流动”的思政课(解码·思政课怎么上)“同学们,今天我们又来到熟悉的运河畔,运河滋润着扬州的繁华。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齐一璇、许文秀 通讯员李莎、熊晓玥)12月18日上午,中国香港凤溪廖润琛纪念学校的46名师生抵达武汉市江岸区长春街第二小学,进行友好访学活动。在长春街二小师生的热情引导下,大家参观了该校的各功能室,感受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让细胞在一起的神秘分子》《走进看不见的世界:探索微生物》《从宇宙诞生时的余晖出发:探索电磁波》……这些集合科学思维、科学实验、科普写作和科普表达的融合课程,日前在大零号湾图书馆举办的2023“Mini科学训练营”中呈现,吸引了沪上14个区240多所中小学学生报名,为青少年科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