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四季养生理论来看,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一年四季养脾胃。夏天养心最好,从五味五色与养生关系来看,养肝要酸和绿,养心则要红和苦,草莓,西红柿,火龙果,西瓜等等,这些都是对心脏比较好的,这些都是夏天吃的东西。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一首《二十四节气歌》在我国民间广为流传。作为中国人标识岁月的独有刻度,二十四节气不仅指导人们的生产生活,也蕴藏着保持健康体魄的秘宝,体现着中医“顺应自然,调和阴阳”的思想。
你知道吗?不光一年分为四季,每一天的不同时辰也分四季;每天的凌晨3到9点,阳气生发,是身体的春季。9到15点,阳气最旺盛,是身体的夏季;15到21点,阳气逐渐减弱,是身体的秋天;而21到凌晨3点,阳气已经藏起来了,因此是冬天。
四季为春夏秋冬那我们如何养生呢?我们看老百姓如何种地就知道如何养生啦,如春天播种,夏天生长,秋天收获,冬天收藏春、夏种子生发,也叫生和长。秋、冬则收获和存粮食,也叫收和藏。所以春夏要用提气类草药。而秋冬则不可生发,要收敛为主。给大家分享一些老中医自己,四季养生的心得。
立秋既是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也是人体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立秋之后的天气不像夏天时终日炎热,有时会稍稍凉爽一些,但有时则又出现酷热的天气,即人们常说的“秋老虎”。所以从立秋起至秋分前的这段日子,中医也称为“长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