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深圳市场监管 夏日炎炎 对于广大吃货们来说 嗦一碗粉 无疑是一件酣畅淋漓的事 河粉、肠粉(卷粉)、陈村粉、粿条 米线(米粉)、濑粉、凉皮 …… 不过 “嗦粉”虽爽 但最近潮湿多雨和高温的天气却让河粉、米粉等湿粉容易受椰毒假单胞菌污染进而产生米酵菌酸毒素增加食源性疾病发生的风
近年来,一些地方曾发生因食用酸汤子、湿米粉(如河粉)、变质木耳导致食物中毒事件,甚至造成死亡。经调查,均由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污染产生致命的米酵菌酸引起。为帮助消费者了解和掌握有关食品安全知识,避免发生此类食物中毒事件,特作如下风险提示。
凉皮是很多人的夏季最爱,不过,近期有报道称,河南永城两女子因吃变质凉皮引发米酵菌酸中毒,导致1死1伤。近年来,因饮食不当导致米酵菌酸中毒的事件层出不穷,几年前的东北酸汤子事件也是如此,造成了多人死亡。令人惊恐的米酵菌酸毒素到底是什么?是怎么产生的?哪些食物容易产生?
国庆假期将至大家准备去哪里逛逛吃吃呢?但注意了!!近期广东天气高温湿热食物容易腐败变质粿条、河粉、凉皮、肠粉(卷粉)、陈村粉、米线(米粉)、濑粉等湿米粉,以及长时间泡发的木耳、银耳,在高温潮湿天气下,容易受椰毒假单胞菌污染而产生米酵菌酸毒素,食用易引发中毒!
食品安全米酵菌酸中毒是我国病死率较高的一种微生物性食源性疾病。中毒食品主要为家庭自制发酵食品,常见的有三类:一是发酵玉米面制品,如酸汤子、臭碴子、糯玉米汤圆、吊浆粑等。二是变质鲜银耳。三是发酵薯类制品,如马铃薯粉条、甘薯面、山芋淀粉等。
近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官网发布一则通报引发关注:7月广东省共报告3起一般及以上级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其中有2起为米酵菌酸毒素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共致2人死亡。米酵菌酸,一种由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在繁殖过程中产生的剧毒毒素。
据媒体报道,两人是米酵菌酸中毒。7月18日,西安市场监管发布提示,夏季气温高、湿度大,谷类发酵制品、变质鲜银耳、木耳等,经长时间发酵容易受到椰毒假单胞菌的污染而产生米酵菌酸毒素,米酵菌酸耐热性极强,一般烹调方法不能破坏其毒性,中毒后病死率高。
近日,女子吃凉皮后米酵菌酸中毒住进ICU引关注。高温潮湿天气,小心食物被米酵菌酸“盯”上。致命的米酵菌酸藏在哪些食物里?玉米面、米皮、凉皮等谷类发酵制品,长期泡发的木耳、银耳,马铃薯粉条、山芋淀粉等薯类制品,一旦出现发黏、变质,千万不要再吃!
近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发布通报,7月广东省共报告3起一般及以上级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其中有2起为米酵菌酸毒素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那么,米酵菌酸是什么?为什么会发生米酵菌酸中毒?米酵菌酸是一种由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在繁殖过程中产生的剧毒毒素。
夏季凉皮、凉粉和肠粉等美食受到欢迎。然而,大家一定要警惕这些食物中隐藏的“致命杀手”——米酵菌酸。6月11日,据“看台海”报道,我国台湾省台北市发生一起食物中毒案,经台北市卫生部门证实,这起“宝林茶室”中毒案重症患者共7位,造成了6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