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俄罗斯的处境非常不利,俄乌冲突已经持续一年多,俄罗斯的各种缺点正在逐渐暴露,这场对抗,最坏的结果就是俄罗斯彻底失败,甚至将面临二次解体,那么,假如这一结局真的发生,我国曾被俄罗斯侵占的近700万平方公里领土还能收回吗?
中国的挖泥船,从最初的进口二手设备,到如今拥有自主研发的超大型绞吸船,技术进步堪称飞跃。以“天鲸号”和“天鲲号”为代表的超大型挖泥船,更是在南海为中国填海造岛,铸造出海上“永远不沉的航母”永暑岛,为我们增加了30000平方米海上领土。
国家林草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等七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全国防沙治沙规划》,提出到2025年规划完成沙化土地治理任务1亿亩、沙化土地封禁保护面积0.3亿亩,到2030年规划完成沙化土地治理任务1.86亿亩,沙化土地封禁保护面积0.9亿亩等一系列目标任务。
农村土地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其中宅基地满足着农民的居住和农耕需求,而耕地则承载着所有人的“饭碗”。然而,由于很多农村的年轻人已经开始不断外流,再加上他们不愿意接手种地,现阶段靠“老妇农业”维持的农业生产,已经显得越来越力不从心。
中新社北京2月9日电 (记者 庞无忌)2030年,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国土、约300万平方公里的管辖海域会变成什么样?官方日前发布的《全国国土规划纲要(2016-2030年)》(下称纲要)描绘了一张2030年中国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整治的蓝图。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特别重要的物质基础。由于受全球气候变化等要素影响,全球土地退化形势严峻,成为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难题。而土地退化不仅会减少耕地面积,威胁粮食安全,还会加剧沙尘暴、洪水和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发生的风险。
你知道吗?咱们有一艘挖泥船堪称是“国之重器”,被商务部明确规定“禁止出口”,因为它关乎国家安全!因为挖泥效率太过于强大,还被人们形象的称为“地图编辑器”“造岛神器”,那么问题就来了,这究竟是一艘什么样的挖泥船,怎么能被国家如此看重?
明末清初,抗清大将郑成功在东南沿海为了反清复明,费尽心力维护着南明朝廷的旗号。为了对抗西方侵略者荷兰人的控制,郑成功决心收复被殖民的台湾,他在台江内海经过七个月的激烈战斗终于击败了荷兰人,占领了台湾岛。
联合国粮农组织等国际机构和专家呼吁——加强全球可持续土壤治理中国实现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双缩减”人民日报记者 管克江近日,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发布名为《近东和北非地区可持续土壤治理区域行动计划》报告,呼吁全球提升对农业用地退化问题的重视。
时至今日,在中国的广大农民过着半机械化甚至人力农耕生活的同时,欧美发达国家的农场主却在凭借着微薄的人力操纵着大量重型农耕机械轻松而惬意的丰收。这使得许多心系民生的国民疑惑不解,为什么耕地广博远胜欧美的中国,不能搞美国那样的大农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