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一财经记者对国内多家领先的脑机接口的企业进行了调研,主要体验了非侵入式脑机接口的应用案例,尝试体验用“意念”控制无人机。那么,这场“心灵感应”究竟会是怎样的结果?脑机接口又有怎样的落地应用?跟随记者的镜头一起去看一下。
本报记者 张蔚蓝 本报驻美国特约记者 卓 然 ●甄 翔“绝大多数疾病或大脑问题,都可以通过Neuralink的脑机接口解决。”特斯拉CEO马斯克日前在2024年度神经外科医师大会上发表的这一言论引发热议。
新型脑机接口系统让渐冻症患者重新“说话”新华社北京8月18日电 新发表在美国《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研究显示,通过在渐冻症患者大脑中植入脑机接口设备,并将脑信号解码转换成语音,可成功让其重新“说话”。这一新系统的开发或可帮助因罹患神经系统疾病而致语言能力受损的人恢复交流能力。
来源:央视新闻 日前,有报道称,马斯克脑机接口公司透露,其脑机接口首试者的植入式芯片出现问题,一些接线脱落,工作人员已进行了修复。尽管目前这一问题并未直接威胁到受试者人身安全,但脑机接口的安全性问题再次引发关注。
“脑机接口将开启人类进化的第三次飞跃。”1月8日,在上海未来产业基金投资策略发布仪式上,清华大学为先书院院长、医学院教授洪波在作主旨分享时说道。以电影《阿凡达》为引,洪波指出,如果有了脑机接口,人类的“生命3.0”将不是个体生命的进化,而是人类群体智能的进化。
来源:人民日报观众在北京举办的世界机器人博览会上体验人工智能多模态脑机接口平台。陈晓根摄(人民视觉)中国品牌博览会上,工作人员用脑机科技操控的假肢写毛笔字。新华社记者 方 喆摄右手戴上驱动气动手套,稳稳握住水杯,拿起、喝水、放下……截瘫患者老杨实现了自主“脑控”喝水。
新京报讯(记者张静姝 通讯员何雨田 余滨宾)头戴脑电帽、手戴“机械”手套,稳稳握住水杯……近日,在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妇幼保健院)康复医学中心脑功能实验室,脑出血患者陈女士通过“脑机接口”技术,用“机械手”实现了由大脑控制的“意念”喝水。
人和超人的距离,是那条外穿内裤吗?不,可能是脑机接口。脑机接口是开脑洞吗?这个问题有双关意味。我听了“得到”第一门前沿科技课“脑机接口”后,又翻阅了《脑机穿越》和《脑机简史》两本书,感觉到一束神奇的科技之光:脑机接口不是开脑洞的想象,而是一个真实存在的、正在快速发展的科技领域。
如果在当前科研项目中评选“最科幻技术”,脑机接口必然榜上有名。许多人对它的理解,还是从科幻电影里开始的。一根数据线将我们的大脑与网络相连,“意识”就可以操控外部设备实现“所想即所动”。不久前,这科幻的一幕真的成为现实。
打开脑后的盖板,接上电缆,操控巨大的机器人……在科幻作品中,“脑机接口”时常出现。今年初,马斯克的脑机接口公司完成首例脑机接口设备人体植入;几乎同时,清华大学团队也宣布完成了首例脑机接口临床植入试验,引发关注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