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下“关注+点赞+收藏”,方便您及时观看下一篇精彩文章。非常感谢朋友!陈岸峰博士出了本《解构金庸》,通过解读金庸武侠小说,发现金庸先生擅长将很多古典小说中的主角及配角以至于人物情节及对话等细节全搬进了自己的小说中。
这句话曾是满清时期剃发令中的强硬规定,要求汉人剃发易服,不剃发不留辫者将受到极严厉的惩罚,甚至会被处以死刑。这一历史背景下,考古人员在北京竟然挖掘出一个梳着明朝发髻的清朝假太监的墓葬,这着实令人大开眼界。
《近人近事探案集》,陈晓平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022年8月版,352页,79.00元陈晓平先生的《近人近事探案集》编了三年才最终付梓,足见其矜慎。此前有幸以编辑的身份拜读其大作,获益匪浅,这次通读一过,印象依然深刻。
公元1669年五月,16岁的康熙皇帝靠着一群只有十多岁的布库少年在武英殿“智擒鳌拜”,从而将权力彻底收归到自己手中,并就此开创了一代王朝盛世。此后,这些立下大功的少年们,不仅收获了封赏,还得到了康熙皇帝的信任与器重。
2023年对于我自己来说,仍然主要是和几本旧书在纠缠,偶获新书,如榴花照眼,明快如之。作者是从一句诗意识到这是在讲接吻,于是在数年的阅读当中随时札记,将诗词小说中相关内容摘出,合并同类项,成为此书,有点像《管锥编》中的一篇,前后扩大之而已。
近代史学者陈晓平。(汪丽/图)读到优秀的历史考证文章,往往有如读侦探破案的福尔摩斯故事一般,在解开谜题之余,也能达到“取一瓢饮”而窥知大变局时代内幕的效果,令人击节叹赏。陈晓平先生的新著《近人近事探案集》就是这样一本有问题意识、论证严谨、结论经得起推敲的历史考证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