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常州市局前街小学池塘里的水培稻子熟了,金黄的稻粒迎风摇曳,稻香鱼肥,引来孩子们争相前来观赏!从播种、插秧、开花、灌浆到成熟,学校的老师用视频记录稻子生长的全过程。这也是学校创新性地开发“校内劳动实践基地”,让城市孩子体验“农耕劳动”的一个缩影。
一年之计在于春,今年开春以来,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广东农技推广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轻骑兵”团队在广州市南沙区东涌镇大稳村开展鱼塘种稻试验示范。4月14日上午,春光明媚,试验示范基地一片繁忙,工作人员早早就在那里准备。
走进大足区龙水镇桥亭村,绿意盎然的田园里,传统的稻田被一片碧波荡漾的鱼塘所取代,一幅“水上稻”的别样画卷正徐徐展开。工人们乘坐小船移栽秧苗。大足区融媒体中心供图与寻常的稻田不同,穗源种植养殖股份合作社的鱼塘成为水稻生长的温床。
今天我在网络上看到一个神奇的事情,有种水稻漂浮在水面上随波逐流,不用施肥、不用打药、不用除草,还能净化水质,实现了水面种稻水下养鱼,鱼粪当肥料,这个场景是发生在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永兴镇,三位村民将水稻成功试种在鱼塘水面上,每亩产量达到1000多斤,和种在田地水稻的产量差不多,这种栽培方式治理了鱼排放的尾水,一块地挣双份钱,各位网友对于“漂浮稻”栽培怎么看?
【我在现场】河南息县长陵乡瓮楼村立山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养殖基地鱼塘里,一丛丛水稻从水面上的浮床里探出身子,金灿灿的稻穗随水波轻舞。合作社负责人瓮立山和工人们乘着小船穿梭其间,收获正忙。“水稻‘浮’在鱼塘上,真特别!”记者啧啧称奇。
我市各地群众积极抢抓时令,农机、人工齐上阵,开展水稻插秧作业,传统的插秧都是将秧苗栽在水田里,而东坡区自主创新了一种“鱼稻共生”浮板种植水稻新技术,成功地实现了在鱼塘水面种植水稻,以科技创新的手段确保粮食生产扩面、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