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3月10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举办的“春天里的中国”全球对话会在美国芝加哥大学举行,几位美国青年参与了话题讨论,他们都有共同的经历——曾经赴中国进行过交流学习。他们分享了自己对中国的印象、对中美关系的思考,特别是对最近的中国电影热现象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美国青年使者交流学习计划”自今年1月底启动以来,已有近200个项目列入今年计划,帮助不少美国青少年来到中国交流学习,亲身感受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美国大学的交换生亚历山德罗·迪·雷奥,就是其中一位。
我是艾妮,一名来自美国的女孩,也是一名中国媳妇,今年29岁,到中国生活五年时间了。从小渴望走遍全世界,看这个世界的山川河流,人来人往,可这个梦想并不容易实现,爸爸是律师,平时工作很忙,甚至都会忘记吃饭。
2月4日,为期8天的蛇年春节假期落下帷幕,多地文旅部门和多家在线旅游平台发布的数据显示,春节假期出行总量和接待游客人次创新高,文旅市场年味浓、人气足、消费旺,非遗游、冰雪游热潮涌现。2025年1月29日,游客在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安顺古城历史文化街区游玩。
中新社北京7月19日电 题:入秦川、游巴蜀,美国青年在华感受多彩中国作者 曾玥过去一周,芝加哥大学历史系硕士研究生迈克尔·康奈利(Michael Connelly)时常一手握着笔、一手拿着本子,随时低头记录。
大象新闻记者 王海妹 刘迪文(实习) 2025“赛博”的开场很魔幻,小红书一天完成了国际化。随着TikTok在美国面临封禁的最后期限临近,美国用户们纷纷寻找可替代平台。他们真的爱上了中国社交媒体。小红书,这个原本主要面向中国用户的社交平台,竟意外地成为了“赛博难民”们的首选。
中新社厦门7月21日电 题:美国青年“音”为爱 赴华交流谱和音中新社记者 李思源“中国传统音乐有着独特的风格,很高兴能够亲身体验如此古老的音乐文化。”21日,来自美国中田纳西州立大学的“00后”学生雅克布·扬结束首次来华的“音乐之旅”,“感谢中国朋友们的热情和友善”。
来源:新华网“为什么我来中国呢最大的原因是好奇”今年41岁的美国人乔纳森已经在广东中山住了18年谈及来中国发展的原因他说高中时的一件事令他印象深刻那是朋友爸爸的真实经历因为从中国进口商品朋友爸爸的贸易公司做得风生水起乔纳森那时就感觉做中国制造的进出口贸易很有发展前景上大学时,乔纳
探寻中华文化魅力,感受千年墨韵风情。中国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它根植于中华文化土壤,历经千年发展,演变成为当今的汉字。来自加纳的留学生爱琳沉醉于书法艺术对中华文化的深刻诠释,借助书法,她对中华文化产生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与认同。
中新网重庆6月11日电 题:美国青年在渝“访古寻今” 以青春力量赓续中美情谊作者 梁钦卿“史迪威将军带领军民修建了中缅印公路,让大量国际援华物资得以进入中国,这条公路不仅见证了历史,也见证中美民间的深情厚谊。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2024年在海内外社交媒体平台持续火爆的“China Travel”,也就是“中国游”,在2025年初仍在持续发酵。过去一年多来,随着中国免签“朋友圈”不断扩容、社交媒体广泛传播,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来到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