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省第一个在校内成立直播基地的高校,杭州商学院直播电商共富工坊实践基地建设投入近100万元,共设立了11个直播间、1个培训室、1个接待室,总面积达500多平方米,可同时满足百余名师生的实践和教学需求。
社交平台上,刘黎明用寥寥几行字分享着自己“两极反转”的人生。“从洗碗工到电视台主播,我用了九年,虽然这一路坎坷不断,但回头一看,轻舟已过万重山。”捡拾废品、遭遇霸凌、刷碗刷碟、搬砖装修、辍学自考,是他人生的前一程;西装革履、聚光灯下、主持台前,是他的梦想终成现实。
今天是第25个中国记者节。本报的新生力量——一批“00后”记者,正走在发光发热的新闻路上。活泼的想法、创意的生产、拼搏的热忱……他们不仅是高颜值、高素质的年轻一代,更是敢吃苦、能创新的新闻力量。让我们一起走近4名“00后”记者,听听他们在新闻工作中的收获与感悟。朱小翎在直播中。
8月11日晚,浙江20位“00后”宣讲员集体在余姚横坎头村开讲,这是“上新吧,00后talker”训练营live宣讲的现场。除了直播,现场还有vocal、情景剧以及朗诵等形式的宣讲,“00后talker”用自己熟悉的业务和方式,传播理论声音。
近日,南方都市报推出“三论村播”系列报道,聚焦“村播”新趋势,探寻“村播”新发展。在四川甘孜州的雪山土地上,26岁的藏族女孩卓玛双膝跪地,一点点扒开泥土,将一根虫草小心翼翼捧了出来,轻轻掸去尘土后,手拿虫草绕着眼睛画了一圈。
随着短视频和直播的火热,近些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出了不一样的就业创业路。有尚未毕业的大三学生在校期间就成立了工作室,帮学校的农产品带货;有生长在大山里的藏族姑娘在直播间卖出了全村的虫草,还为乡亲们成立了合作社;有放弃在大城市工作的工厂女孩回到家乡养猪年入百万。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 曾令统 见习记者 杨雪情 文/图/视频11月10日晚上十一点,主播阿美(化名)一边摇晃着手中的衣服,一边冲直播镜头喊道,“宝宝们,倒数5个数,快来抢咯,最后5单,我们再加送5单,来!上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