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投资每增加1亿元,就可产生3.72亿元的GDP,提供5800个工作岗位,减少机动车油耗5317吨,减少污染物排放170吨,减少交通占地4.4亿平方米……这份全国范围内首次披露的公交“社会贡献成绩单”,是国家统计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专题课题组在“郑州样本”中得出的结论。
昨日发布的《郑州公共交通对城市社会经济发展贡献评价研究》课题成果首次总结了我市公共交通的发展对郑州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并进行了科学评价分析和综合研究。郑州万人拥有公交车15.6辆截至2013年底,郑州人均道路面积为6.3平方米,每万人拥有公交车15.6辆。
12月14日下午2时,“新中心·郑发展——今日头条千人千面中国行。今日头条“了不起的城市——千城千面中国行”是由今日头条在2017年1月12日启动的项目,已在成都、天津、杭州、武汉等全国55个城市开展,呈现了各具特色的中国。
顶端新闻首席记者 张逸菲 记者 熊玉伟 见习记者 丁博洋/文早在2013年,郑州第一条地铁通车前,郑州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下文简称郑州公交集团)就开启了公交地铁两网融合的探索,接驳线路、社区巴士、定制公交……都是两网融合背景下的产物。如今,两网融合又有新突破。
郑州大地春潮涌动,无论是现代化产业,还是消费市场,都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在郑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过程中,交通是城市的命脉,城市公交不仅是支撑城市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更是衡量一个城市民生水平和居民幸福指数的重要标尺。
80年代郑州的公交车 中原网讯(记者 殷海涛)60年前,郑州街头出现了1路公交,全程5公里收费8分钱。60年后,郑州公交线网四通八达,一元钱享受空调跑遍全城。今年,郑州市公共交通开通六十周年,现邀您参观郑州公交发展史,快来报名吧。
1/ 22郑州地处中原,是国家南来北往、东引西连的重要门户。郑州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不仅关系郑州人民的福祉,同时也关系着河南的发展大局,承担着国家交通运输干线畅达保通的重任。1954年郑州第一辆公交车从二七纪念塔出发,到达当时位于郑州郊外的碧沙岗,开启了郑州公交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