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23日从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了解到,为落实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充分发挥农资流通主渠道作用,日前供销总社发布180家2023年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农资保供重点企业名单,进一步促进基层经销商、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民与保供企业对接,确保及时用上放心农资。
今日我们踏入了冬季的最后一程迎来二十四节气的终章——大寒俗语云“小寒大寒,又过一年”亦有 “小寒大寒,杀猪过年”之说大寒宛如岁末的使者带着凛冽的寒意却也捎来新春的期盼民间素有“大寒迎年”的传统在这个时节家家户户都沉浸在温暖而忙碌的氛围中为即将到来的新年做准备让严寒的日子也满溢着融
创业者打造的农业大数据平台,利用数字化手段,帮助农业公司及农户提供农业生产指导。本文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在乡村,刘奕辰团队找到了病虫害防治的途径。将手机镜头对准一株疑似出现病虫害的稻穗,拍照、上传、系统识别,简单几步后,手机屏幕上“秒速”显示病虫害种类。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肖列12月19日,第三届“一带一路”(河南)国际农业合作博览会在驻马店盛大举行,该博览会由河南省农业农村厅主办,以“加强国际合作交流,共享农业发展机遇”为主题,打造国际化农业交流平台。
这群90后用AI给农作物“看病”将手机镜头对准一株疑似出现病虫害的稻穗,拍照、上传、系统识别,简单几步后,手机屏幕上“秒速”显示病虫害种类。这一幕,看起来与人们平常在路边“扫一扫”求问“度娘”没啥区别。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加快农业农村大数据应用,推进智慧农业发展。农业+AI,当最古老的产业与新兴前沿技术相结合,将会迎来哪些变革?1月21日,肇庆市正式推出全国首款基于大模型技术的兰花Al智能对话机器人——兰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