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纪亮是一位“老北京”,他从小生活在白塔寺一带。同很多“老北京”一样,今年76岁的他,给报纸写过很多回忆文章,向读者描述他少年时期看到的北京城。同很多“老北京”不一样的,他还坚持着自己少年的爱好:爱动手,爱组装电器。
小时候,家里有台收音机。平日里就摆在三门柜上,用一块白纱布盖着,显得很有格调。后来才知道,那是父亲自己动手组装的电子管短波收音机,每次开机总要预热几分钟,收音机里的声音才渐渐由小变大。这台收音机在当时应该是我家里最豪华的家用电器了。晚饭后,父亲时常打开收音机,收听新闻。
3岁患小儿麻痹症,16岁双目失明,33岁开起维修店。盲人李喜柱——不向命运低头,让自己活成一道光李喜柱(右)维修时,妻子搭把手3岁患小儿麻痹症,终身行走困难;16岁视网膜脱落,双目失明。人生中出现其中任何一种情况,都是重大打击,唐河县的李喜柱却偏偏都经历了。
卡朋特演唱的Yesterday Once More(昨日重现)是我们很熟悉的一首经典英文歌曲,歌中唱到:当我小时候,聆听收音机,等待着我最喜欢的歌曲。那是1973年创作的歌曲,彼时,正是收音机风靡全球的时代。中国人对收音机亦有刻骨铭心的记忆。
小时候,村子里还没有电视,即便是家庭境况极宽裕的李家也只有两台收音机。那时候,收音机便是农村人眼中的宝,更是我等毛孩子可望而不敢求的神物。李家买来第一台黑白电视后,就把两台收音机卖了,我的父亲很有幸的买得了其中一台。那是一个有提手的长方体铁匣子,虽然只有一个喇叭,但声音非常响亮。
1995年6月30日,联想集团总部六楼会议室里,正在召开一次特殊的董事会议,会场坐满了200多位中层以上的干部,大家都屏气凝神,大气不敢出一声。主席台上,联想的当家人柳传志发言,他微颤着双手掏出4页A4纸的手写讲稿,表情阴郁而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