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川观新闻记者 高杲人工智能“四川方案”正式出炉——近日印发的《四川省人工智能产业链总体工作方案(2024—2027年)》,明确了未来3年四川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发展布局和重点任务。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川观新闻记者 高杲 兰珍近日,科技厅、省发展改革委出台《四川省人工智能产业链总体工作方案(2024-2027年)》(以下简称《工作方案》),明确未来三年四川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发展布局和重点任务。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5年将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参加全国两会的多位代表认为,人工智能发展已从技术探索阶段,快速迈向规模化应用阶段,代表们从各行各业的角度出发,对此积极建言献策。
四川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1月20日上午开幕。会议听取了省长施小琳代表省人民政府作的工作报告。2025年工作安排建议方面,报告提出,加快推动重点产业建圈强链。突出抓好人工智能、高端能源装备、航空航天等“15+N”重点产业链,优化产业生态,强链延链补链。
中新网成都3月10日电 (王利文)四川省2025年科技工作会10日在成都召开。会议披露,2024年四川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突破1300亿元、增长25%,预计2025年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达到2.06万亿元、增长3%以上。3月10日,四川成都,四川省2025年科技工作会召开。
封面新闻记者 朱宁2月13日,2025四川网信“数智领航”第一期AI赋能制造业“智改数转”交流会在成都市天府数智产业园召开。本次交流会包括实地参观、主旨演讲、AI大模型应用能力成熟度评价标准的发布与解读、企业分享交流等多项内容,旨在探讨“智改数转”的前沿趋势和实践经验。
◆ 如何建立一个足以控制超级智能并使其为人类服务的技术治理体制,同时使其成为国家治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样需要人们在未来找到确切的答案◆ “大世界模型”之所以引发关注,在于其直接面对了当前人工智能的一个关键难点:如何令AI认识和理解世界◆ 当前,智能体研究的两大领域——强化学习
新华社北京3月5日电 题:“人工智能+”:硬核科技加速走进产业竞技场中国经济信息社记者李唐宁、孙广见从“懂你意思”的智能汽车,到“为你解惑”的DeepSeek,普通消费者对“人工智能+”的体感正变得越来越真切。
关于印发《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的通知国信办通字〔2025〕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通信管理局、公安厅(局)、广播电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局、公安局、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为了促进人工智能健康发展,规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
人工智能(AI)近两年的发展具有“大”和“多”的鲜明特征,大模型的参数规模越来越大,文图视等方面的多模态能力也越来越强。2025年,它又将如何进化?从全球业界发展趋势看,AI将具备更强的推理能力,各形态智能体会更加普及,同时也会有“规模定律”受考验等更多挑战浮现。
图①: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稻城县海子山上的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拉索”。刘学懿摄(影像中国)图②:2024年12月5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千帆极轨03组卫星发射升空。
从各类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与人类直击“灵魂”的对话,到训练AI将一张图片变成各类“鬼畜”视频;从利用AI调教游戏中的NPC使其更像真实玩家,到使用AI大模型去约束AI在网络世界中“不干坏事”……在过去的2024年里,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经历了一场有关人工智能的巨变。
来源:【绿色四川】近期,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等多部门紧锣密鼓加快政策部署,深入推进数实融合、发展壮大数据产业,激活数字经济发展动力。业内研究预计,伴随数实融合制度不断完善和产业实践更加深入,预计到2030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将超过80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