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6月26日讯 26日下午,数字赋能山东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在山东济宁曲阜举行。会上,奇安信集团副总裁张龙表示,下一步计划在山东省各个有需求的城市进行相应的校企合作,把网络安全领域的教材、课件、平台、比赛引入到山东的各个城市。
在职业教育领域积极探索与创新的征程中,东营职业学院凭借“五场五度五力”特色学徒制,开辟出一条独具特色且成效斐然的人才培养之路。东营职业学院精心构建岗位、车间、技改、工程、职业这“五场”,为学生打造沉浸式学习环境。
近日,山东省教育发展服务中心课题结题答辩活动如期举行。东营职业学院申报的《基于协同创新平台的“空间式”双创育人模式研究与实践》项目在结题答辩中表现出色,顺利通过专家组的严格验收,标志着东营职业学院在省级育人项目领域取得了又一重要成果。
在职业教育领域,东营职业学院新油人团队一场围绕创新文化与工匠精神融合的探索正结出累累硕果。当下,以创新文化滋养工匠精神,已成为现场工程师培养的重要路径。创新文化犹如春风化雨,为工匠精神的培育提供了肥沃土壤。
山东省要求高校切实履行绩效工资分配主体责任,自主搞活内部分配,根据特色发展、人才培养、人员结构和岗位类别等因素,按照规定程序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内自主确定收入分配办法,自主确定绩效工资的具体项目、标准,自主实施绩效考核;下放内设二级单位分配自主权,鼓励高校将绩效工资总量切块到二级
就业是民生之本,东营职业学院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 “稳就业”“保就业”的决策部署,深化“以服务为宗旨、以基地为依托、以市场为重点、以质量为目标”的就业工作思路,融“就业教育、创业教育、素质教育以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为一体,积极推进立体化校园市场、全覆盖信息网络、全程化职业指
近日,东营职业学院在人才培养领域又迈出创新步伐,通过独特的“三个师父、两个循环、六年培养”模式,校企深度合作,为现场工程师的培养探索出一条特色之路。在“六年校内校外双循环”模式下,学生的成长路径清晰且有序。大一上学期,学生着重进行职业认知,初步了解行业发展与职业方向。
近日,东营职业学院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再出实招,通过双师教学模式,带领学生前往中石化胜利油田东营原油库开展实践教学活动,为培养高素质现场工程师迈出坚实步伐。在职业教育领域,师资力量的优劣直接关乎学生的成长与未来。
东营职业学院紧紧围绕服务区域经济,探索全过程全覆盖的就业指导发展路径,以课堂教育、创新创业、基地实训等就业培育为着力点,积极构建网络新媒体、生涯规划咨询、就业信息帮扶、社会招聘推荐等服务平台,全力促进毕业生顺利、高质量就业 。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树立“大思政课”的教学理念,东营职业学院依托双高校建设和省优质校重点建设专业群等平台,建立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互动机制,发挥学校和教师的主体作用,构建起“三赋三进三同”的高职通识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人文素养。
5月12日上午,东营职业学院毕业生发展中心成立大会在图书楼一楼报告厅召开。东营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行政审批服务局相关领导,全体校领导,各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各二级学院分管学生工作副书记(副院长)、学生科长,辅导员,班主任代表,校友代表参加会议。
爱东营讯2023年4月召开的东营职业学院第二次党代会,提出坚定“三步走”战略,实施“五年行动计划”,遵循“一二三四五六”工作路径,规划“创优升本”发展新蓝图,全面开启建设高水平应用型职业技术大学新征程。一年多来,学校各项工作成效显著,实现了内涵发展、创新发展、特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