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生活打卡季##折耳根#今天的泸州历史公开课,我们来讲讲云贵川渝都酷爱的折耳根,但是如果你耐心看完肯定会颠覆你的认知。春天的四川田野,还没有到农耕播种的季节,我们已经迫不及待的寻找一种气味独特的食材,那就是多数西南人爱到骨子里的折耳根。
友友们大家好你们的光灿小编来啦!今天继续和大家分享精彩话题!今天分享的话题是为啥折耳根这么难吃成都人还吃?嘿,你有没有尝过折耳根,那股子鱼腥草的味道,简直让人皱眉!可为啥成都人对它情有独钟,顿顿都离不开呢?这事儿可真得聊聊。
跟常见的小白菜很像只是叶片较肥厚,在七八十年代,那个基本家家户户都养猪的年代,牛皮菜作为优良的猪饲料之一,因产量高生长速度快,一次掰掉几块叶子也能像韭菜一样割了长,越割长得越快等优势,在南方农村地区,家家户户都会种它,不过一般都是用作饲料喂猪牛的,现在很多人不吃,这倒也不是因为它口感涩嘴不如其它小白菜好吃,而是很多人觉得牛皮菜是普遍的牲口饲料,从而对它心生抵触。
鱼腥草也被称为折耳根,许多第一次吃的人都说,那气味仿佛十倍浓缩的鱼腥味加上肥皂味,令人难以下咽。但在西南地区老百姓的眼中,鱼腥草则是不少美食的灵魂。为啥?据《锄经堂集》记载,乾隆庚寅夏有饥荒,村民便掘侧耳根食用。《荒年杂詠》中也记载,越王遇荒曾釆蕺菜充饥,蕺菜即鱼腥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