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发表在《病理学》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澳洲罕见血型有所增加,这反映了移民来澳的基因多样性。SBS报道,虽然我们可能对在澳人基本血型比较熟悉,但一项对49万献血者的研究发现,R1R1献血者的数量突然增加了。
这是国外一位学者提出的饮食模式,他还写了一本叫作《Eat Right 4 Your Type》的书,在他 的书里面,他提出了血型饮食论,认为不同血型的人有适合吃的食物,若是吃跟自己血型无关的食物,长期下去可能会影响健康,他认为血型决定了一个人身体需要的食物种类。
SBS 21日报道,澳洲医学杂志公布的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研究显示,澳洲患者和首次献血者中,Rh阳性血型的比例较高,这项研究使用了来自澳洲全国130万人和50万献血者的数据,这也是首次使用患者数据来确定澳洲的血型,而不是仅仅是通过使用献血者数据来进行的。
我们通常所说的血型是指人体血液中红细胞表面上特异性的抗原类型,不同的血型系统表达着不同类型的抗原。迄今为止,国际输血协会(ISBT)认可的人类血型系统有43个,血型抗原三百多种。除了大家所熟知的ABO、Rh血型系统,还有Kell、Duffy、Jk、等系统。
虽然当今社会提倡人人平等,但在疾病面前,每个人患病风险却又不尽相同,这和遗传基因有很大关系。除此之外,甚至有人发现,血型不同的人患癌风险也不同。“血型”对于很多人来说仍具神秘色彩,于是网络上也总有关于它的讨论,比如“O型血的人更长寿”,“A型血的人更容易患胃癌”等等。
长这么大,林先生一直都不知道自己是什么血型。前段时间心血来潮去献血,才知道自己是O型血。当时一起献血的人还调侃说,O型血好,更容易长寿。听得他心里美滋滋的。但他也有些好奇,难道血型不同,寿命真的会受到影响吗?血型真的能决定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