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银川新闻网】银川新闻网讯(记者 张佳丽 牛云铭)6月29日,《有事您说话》栏目报道了八岁男童身患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后续还需要花费十多万才能完成第一阶段疗程治疗,孩子父母为了给孩子治病,撑起这个家,母亲每天帮忙切菜备料,父亲靠摆摊卖炒饭一直到凌晨四五点,节目播出后引起了爱
“记得我在人民医院儿科血液病房实习时,一个白血病患儿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在想起来那副画面还在眼前,大大的病床上躺着小小的她,医生在给她做腰穿,因为怕疼、恐惧,所以她流着眼泪,但是为了配合医生的操作,一声也不敢出,一动也不敢动,家长在门外也流着眼泪,这一幕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里。
父字与诸君共勉---写给抗“ 血癌 ” 的父母们或许我们已不曾记得人生中最光辉时刻,但始终没有忘记他们被宣判的日子,或者我们都在憧憬他们成长后的样子 ,但所有的向往都凝固住了那些瞬间,多少个日夜煎熬,多少次伪装坚强,都躲不过那双不争气的眼睛;每天都去想过替他们去承受这份无知的罪,
6月18日,"英国大医生走中国:'中英儿童白血病治疗研讨暨公益会诊项目发布'媒体见面会"在京举办,来自中英两国的白血病专家共同宣布项目启动。中英儿童白血病公益会诊项目启动白血病被称为"儿癌之冠"。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增白血病患者约4万名,其中50%是儿童。
黄晓军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科主任作为“中国血液病领路人”他带领科研团队完成了第一例半相合骨髓移植让白血病“人人有供者”并由此形成了被国际同行认可的骨髓移植的“北京方案”让患者生存率从20%上升到70%许多患者因此重获生机近日,北京大学医学部纪录片《医者厚道》上线讲述医生面对不同患
2016年5月,32岁的李岩(化名)被确诊患有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M2b,为给李岩治病一家人辗转多地遍访名医。2016年11月,聊城市人民医院为李岩进行了脐带血联合外周血的造血干细胞移植,通过血液科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目前移植进行的很顺利,李岩的身体状况比较稳定。
陶润亮(农健/图)蒋志新身体越发不好了。她78岁,感染过新冠后,感觉患慢粒白血病的身体里,器官衰老得更快了,晚上睡觉喘不过气,三天两头跑医院做检查。尽管如此,她仍觉得,活着就很好。年迈的生命依旧靠印度“格列卫”维持,帮她买药的人还是陆勇。
【节目导视】【解说】骨穿、化疗,儿童白血病屡见不鲜。【同期】上海市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主任医师 邵静波从我刚刚入职开始,白血病的治疗当时真的就是来一个,就人财两空这种感觉。【解说】医疗技术进步、医保覆盖、社会关爱,近年来,儿童白血病治愈率显著提高。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朱萍 实习生 张帆 北京报道“加强国际协作,共享医疗发展成果、共建医疗命运共同体,是战胜癌症的重要保障。” 盛诺一家创始人、董事长蔡强在中英儿童白血病治疗研讨暨公益会诊项目发布媒体见面会上向21世纪经济报道等媒体表示。
平乡90后妈妈为保孩子放弃化疗,产下健康宝宝两个月后不幸离世。她“舍己保子”的举动感动了很多人,亲友乡邻给了这个不幸的家庭无私的关爱。(1月6日河北文明网)面临生死抉择,平乡县22岁的白血病妈妈张雪爽毫不犹豫地将生的机会留给了孩子。
1日,在哈尔滨道里区金秋大院举办了一场特殊的“婚礼”。新郎西装笔挺,却稚气未脱,因为他还只有4岁;更奇特的是,身着洁白礼服的新娘,竟是新郎的妈妈。这个在外人眼里看似荒诞的婚礼,却让现场许多人都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2017年7月,8岁的旺成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L2型,经过11个疗程的化疗,旺成仍需要骨髓移植。为稳妥起见,钟世波找到分居两年多的妻子刘发兰,希望她能和自己一起为孩子做骨髓移植配型检查。不料,刘发兰提出,先签离婚协议,否则就不给孩子做配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