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交汇点讯 2月3日,在扬州海事局的精心维护下,新大洋造船有限公司春节前最后一艘新造船舶“新大洋30”成功出江试航。 新大洋船厂所处的和畅洲左汊水域,航道狭窄、潮汐变化快,且该水域水深较浅,小型船舶数量较多。
1今早,扫街组接到网友爆料,大洋船厂的工人集体讨薪,据知情人透露,由于老板投资失败,很多工人2014年的工资还没有发,他们没有办法只好采取此种方式集体讨要薪资。据了解,早在2015年9月,大洋船厂就发生过一次“数千员工在工厂门口堵门讨要工资”的事情。
10月15日,扬州大洋造船逆势而上交付第200艘船。图为当日同时举行了63500吨散货船下水仪式。 崔佳明 摄中新网扬州10月15日电(记者崔佳明)15日,为法国船东建造的多功能海洋工程船(IMR)GPA696在扬州大洋造船命名交付。这是扬州大洋造船成立以来建造的第200艘船。
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交汇点讯 3月9日下午,扬州海事成功维护新大洋造船有限公司“地音河”轮成功交付,安全驶出和畅洲北汊水域。 “地音河”轮总长199.99米,总宽32.26米,型深18.50米,总载重吨达63000吨,是利比里亚籍新造散货船。
记者了解到,据统计,截至2024年12月,扬州广陵港区扬州新大洋造船有限公司已交付25条新造船舶,总吨145.19万吨,较去年物量复合提升56%,创下了多项数据历史新高,逐步实现全种类修造,在手订单排期已至2028年。
疫情当下,中国正在加速复工复产,扩大内需,以“中国速度”引领全球经济复苏。新大洋造船在疫情之下,以变应变、克难奋进,不仅按时交付船舶订单,还强力推出符合国内船东需求的内贸船型,以实际行动实现内贸市场的新突破。
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交汇点讯 6000吨双燃料化学品船交付、82000吨散货船交付、70000吨木屑船交付、59990吨散货船和75000吨散货船顺利下水出坞……岁末年初,在江苏造船重镇——扬州,有关订单交付、船舶出坞的喜讯不断。
【来源:扬州网_扬州要闻】扬州网讯(通讯员 李赛 记者 嵇尚东) 1月6日下午,扬州新大洋造船有限公司为新加坡船东建造的国内首批甲醇双燃料支线集装箱船顺利交付。开年以来,该公司已成功交付3艘船,实现新年“开门红”。
新年伊始,我省在海工装备制造等产业持续发力,力争实现新年开门红。今天(1月8日),江苏卫视《正午江苏》栏目以《新年新开局 奋斗正当时 | 新年交付5艘 “扬州造”船舶出口实现“开门红”》为题进行了报道。
扬子晚报网8月17日讯(通讯员 菊琴 初斌 记者 成沫)今天上午,在扬州海事局的精心维护下,国内首艘小型甲醇双燃料集装箱船舶在扬州新大洋船厂顺利下水。顺利下水记者在现场了解到,本次下水的是我国首艘设计概念先进、绿色环保的支线甲醇、燃油双燃料集装箱船,型长148米、型宽27.
当前,全球造船行业正处于新的复苏周期,国际市场新船需求旺盛,作为我市传统优势产业,近年来,扬州高技术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积极“向海图强”,朝着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方向加速转型,“扬州造”船舶国际品牌美誉度不断提升。
今年一季度,汽车、船舶等高附加值产品出口表现亮眼,其中,船舶出口额同比大增113.1%。眼下,在一个个码头上,一艘艘船舶正陆续交付出口。在上海长兴岛,一艘15500箱集装箱船刚刚交付,即将出口。船厂负责人告诉记者,这艘集装箱船交付后,将用于亚欧航线的货物运输。
江苏是全国船舶海工产业第一大省,孕育了一批世界级的船舶制造企业。据南京海关统计,今年1—10月,江苏出口各类船舶858.4亿元,出口规模位居全国首位,同比增长63.2%。三大主力船型均实现增长,液货船、集装箱船、散货船出口分别增长179.5%、91%、16.2%。
在一系列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协同发力下,10月江苏规模以上工业生产继续保持相对较快增长,特别是高技术产业发展迅猛,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强引擎。最新数据显示,1-10月,江苏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6%,高于全部规上工业2个百分点;其中10月当月同比增长10.
江苏是全国船舶海工产业第一大省,今年以来,其船舶出口市场延续火热态势。南京海关近日发布消息,1-10月,全省出口各类船舶858.4亿元,出口规模位居全国首位,同比增长63.2%。近期,坐落于扬州广陵区的新大洋造船有限公司迎来了“收获期”。
据南京海关统计,今年1—10月,江苏出口各类船舶858.4亿元,出口规模位居全国首位,同比增长63.2%,液货船、集装箱船、散货船三大主力船型出口分别增长179.5%、91%、16.2%。11月30日,位于南通市崇川区的南通中远海运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厂区内,一艘崭新的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