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是吃雪糕、冰棍的季节。然而,最近有媒体报道说,雪糕冰棍抽检有一半检出污染,甚至有的雪糕大肠菌群超标27倍。很多人看到后表示很担心:这是怎么回事?还能放心吃雪糕吗?中国农业大学营养与食品安全硕士阮光锋为我们答疑。大肠菌群、菌落总数为什么超标?
冰棒雪糕是暑天必备神器,不少家庭都是一买一大堆,跟批发似的~~~有时候吃不了,一放几个月,偶尔也赶上停电冰箱里雪糕化了又冻上的时候……近日,有报道称:这样的雪糕最好别吃,可能有毒!怎么办?小编前天才吃了一根“软踏踏”的变形雪糕......
黄冈新视窗网消息(黄冈台报道)最近几天,一种关于雪糕冰棒二次冷冻会产生可溶性毒蛋白的说法在网上流传,提醒人们融化后又冻的雪糕不要吃。记者采访 营养专家,专家称这种说法不科学,临床上也未碰到过“可溶性毒蛋白”中毒的患者。
在最近央视播出的一档节目中,有“专家”称:“如果雪糕或冰激凌达不到要求的储存温度,就会引起一些结构的变化,形状也发生一些变化。有些雪糕经过融化以后再重新冻住,就会产生一些对身体有害的物质,比如说可溶性毒蛋白、胺类等等” 。这中说法完全是信口开河,已经被许多专业人士批驳。
本报讯(记者刘睿彻)最近几天,一种关于雪糕冰棒二次冷冻会产生可溶性毒蛋白的说法在网上流传,提醒人们融化后又冻的雪糕不要吃。记者采访江城营养专家,专家称这种说法不科学,临床上也未碰到过“可溶性毒蛋白”中毒的患者。
你很可能有过如下的经历,解冻了一包速冻的虾仁,结果炒菜只需要用一小部分,于是便把剩下的放入冰箱冷冻室再次冷冻,以供下次食用。其实,这并不是一个很好的做法。速冻“这个冬天不太冷”所谓速冻,顾名思义,就是迅速地冷冻。通过降低温度和水活度抑制各种化学反应,延缓食物的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