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器主要是由铜与锡制成的器具,在世界各地多有出现,由此也催生了人类文明辉煌的青铜时代。在上海博物馆特展《宅兹中国——河南夏商周文明展》中展出的众多青铜器,有着五彩斑斓的锈色,而这些锈蚀物使青铜器有了更多的观赏维度。
以下是一些中国古代青铜器的代表作品:1. 司母戊鼎:司母戊鼎是商后期铸品,高 133 厘米、口长 112 厘米、口宽 79.2 厘米,重 832.84 千克,是已知中国古代最重的青铜器。毛公鼎高 53.8 厘米,腹深 27.2 厘米,口径 47.9 厘米,重 34.7 公斤。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丹砂炉鼎,何成镍金玄圆。” 从事化学研究的上海理工大学教授缪煜清改写了苏轼《水调歌头》中的一句词,以阐述中国古代化学的奇妙成果。化学作为研究物质性质及其结构、性能、变化和应用的学科,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