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10月21日讯 这款玉米是甜糯型鲜食玉米,今年刚刚通过山东省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果穗上的甜粒和糯粒的比例是1:3,甜粒甜度较高,糯粒粘度适中,可谓是老少皆宜;黑色、枣红色、粉红色和白色的籽粒相间、排列非常整齐,果穗封顶好,可以说是色泽靓丽、外表俊美。
记者 都亚男 李海涛 张雨鑫 见习记者 王奕雯白茫茫的盐碱地上能种出甜糯玉米来,而且产量还不低?今年8月,鲁甜糯191正式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山东首个耐盐碱彩甜糯玉米品种正式诞生。不为人知的是,这个品种的诞生背后隐藏着两个“意外之喜”。
位于黄河三角洲的东营市垦利区永安镇前七村,拥有一片平均含盐量为0.47%的中度盐碱地,平时生长着许多耐盐碱的杂草。今年在这里试验种植的青贮专用玉米新品系“峰单18”喜获丰收,10月7日实测结果显示:生物产量(即包括茎秆、叶子、果穗在内的整株玉米的总重量)突破亩产3000公斤。
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西北中心(米东区示范基地),即将成熟的水稻新品种“新粳软2号”。 (全媒体记者江斌伟摄)新疆网讯(全媒体记者江斌伟)乌鲁木齐市米东区是盛产优质稻米的粮仓,新疆农科院科研人员在此成功繁育首个水稻软米新品种“新粳软2号”。
记者 都亚男近日,经专家组实地测产,由山东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选育的鲁黑甜糯201和鲁甜糯191,在东营市黄三角农高区0.2%-0.3%的盐碱地上亩产鲜穗达1655.6公斤、1552.3公斤,其中,鲁甜糯191是山东省首个耐盐碱彩甜糯玉米品种,此次测产结果也刷新了该品种的产量记录。
齐鲁网·闪电新闻8月21日讯 今天,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组织专家,对无棣县千亩盐碱地甜糯玉米试验示范田进行测产,亩产鲜穗达1563.66公斤,创全省盐碱地鲜食玉米千亩方亩产新纪录。鲁甜糯191,是山东省农科院玉米所选育的甜糯型鲜食玉米新品种。
齐鲁网·闪电新闻9月23日讯 有了鲁单510,盐碱地高产也能行!去年,由山东省农科院选育的玉米新品种鲁单510通过了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今年,鲁单510通过了黄淮海区各省的引种备案并进行推广应用。这个品种在很多不同生产水平的地块都实现了高产突破,助力农民朋友增收增产。
日前,在河北省沧州市南皮县邢九拨村一块盐碱地里,农业科研人员正在对科育2023、科育153等玉米试验品种进行生长比对试验,为今后的育种工作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科研人员在玉米试验田里对不同品种的玉米进行生长比对。赵宇摄已经繁育出的优质玉米品种和抗旱耐盐小麦品种。
种子与土地,谁适应谁?半月谈记者 杜一方改造利用盐碱地,对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指出,要充分挖掘盐碱地综合利用潜力,因地制宜利用盐碱地,特别提到要“以种适地”同“以地适种”相结合。怎么理解这一提法?
刘霞筛选上千材料、花费十年时间,只为培育出一颗能在盐碱地上高产的玉米种;9月23日,在第五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记者带您一起走近用智慧撑起“齐鲁粮仓”一片天的育种新农人,探究他们是如何深耕品质育种这片沃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