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海报新闻】跋山遗址第一期古人类活动面(图片来源:国家文物局微信公众号)海报新闻记者 贺辉 首席记者 解强民 沂水报道近日,山东沂水跋山遗址群入选中国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80多处旧石器遗存构建起了沂河上游区域距今10万~1万年的考古文化序列。
海报新闻首席记者 解强民 记者 贺辉 沂水报道1987年,美国加州大学研究者提出现代人类起源于非洲的假说。研究者将婴儿的线粒体DNA向前追踪,最后追到大约20万年前生活在非洲的一个女性,他们据此提出她很可能是现今全世界人的祖先。
3月22日,山东沂水跋山遗址群成功入选“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截至目前,山东入选项目累计达到25项,获得次数、项目数量位居全国前列,“海岱考古”品牌持续擦亮。跋山遗址位于鲁中南沂蒙山腹地的沂水县河奎村,文化遗物出自古沂河阶地中下部。
齐鲁网·闪电新闻11月30日讯 以沂水县跋山遗址为中心的80余处旧石器时代遗存,填补山东旧石器考古多项空白。跋山遗址群保存的晚更新世以来的连续文化堆积,直接否定了末次冰期寒冷期东亚古人类灭绝的推论,清楚展示出山东乃至中国与东亚早期人类文化持续演化发展的路径。山东人来自哪里?
由国家文物局主管,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3月22日在京公布。其中,山东沂水跋山遗址群入选。去年11月30日,跋山遗址群专家论证会召开,沂水县境内跋山水库发现一处距今10万年至5万前的遗址,证实在约10万年前,这里的先民曾与古菱齿象、披毛犀等史前巨兽共存。
3月21日至22日,由中国文物报社、中国考古学会主办的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会在京召开。经过项目汇报会、综合评议,最终评委投票选出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主持发掘的山东沂水跋山遗址群成功入选。
古迹遗址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文化的传承,让我们一起走进山东这15家国家、省级考古遗址公园,感受海岱文明背后的尘封往事,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灿烂辉煌!曲阜鲁国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鲁国故城位于济宁曲阜市境内,是周朝至汉代鲁国的都城,面积约10.45平方千米。
记者 杜春娜 李文璇22日上午,当跋山遗址群成功入选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消息传来时,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孙波也松了口气。很快,微信、电话等各种祝贺不断涌来。沂水跋山遗址群是继滕州岗上遗址、临淄赵家徐姚遗址之后,山东考古连续三年获“十大”殊荣。
□周学泽认识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感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离不开考古学。山东考古学界,几十年如一日,“把论文写在大地上”,书写出中华璀璨文明史的“山东画卷”。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
中秋假日前夕,中国地质学会公布了第四批全国地质文化村(镇)建设技术成果评定结果,此次共评定10个全国地质文化村(镇),沂源县南鲁山镇以独特的地质资源和文化特色,成为该批山东省唯一获评的三星级地质文化镇。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济南2月18日电(记者 赵晓)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山东省文物局)18日在济南召开2024年度全省田野考古工作汇报会。记者从会上获悉,山东2024年度共申报主动发掘项目18项,发掘面积近15000平方米,主动性考古发掘项目数量为历年最多。
原标题:“海岱考古”品牌持续擦亮记者今天从2024年度山东省田野考古工作汇报会上获悉,我省建章立制强化顶层设计,实行考古发掘全过程管理,2024年度共申报主动发掘项目18项,发掘面积近15000平方米,主动考古发掘数量为历年最多。
2023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2日在北京出炉。时空跨度十万余年、从东南沿海到西北边陲、从黄土丘陵的墓葬到水下1500米的沉船,新出炉的十大考古项目各具特色,全方位反映中国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