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贤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译:孩子、学生、徒弟的规矩,是优秀的前辈制定的。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孝敬父母、团结兄弟姊妹,其次要做到是谨慎和信用,然后还要广泛地热爱人民大众,亲近有道德的人。做到以上这些,如果还有剩余的精力,那就去学习。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弟子规》根据《论语》等经典编写而成,集孔孟等圣贤的道德教育之大成,提传统道德教育著作之纲领,是接受伦理道德教育的、养成有德有才之人的最佳读物。
59、过能改归于无 倘揜饰 增一辜【解释】 知错改过,错误就会消失;如果掩饰过错,就是错上加错; 60、凡是人 皆须爱 天同覆 地同载【解释】 凡是人类,皆须相亲相爱;因为同顶一片天,同住地球上;61、行高者 名自高 人所重 非貌高【解释】德行高尚者,名声自然崇高;人们敬重他,并
四、泛爱众而亲仁 ●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 译:任何一个人,我们都应该去爱他,因为大家是同一个天所覆同一个地所载的呀! ●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 译:品德高的人,自然名望也高,人们所尊重的,并不是外表容貌的美好。 ●才大者,望大自,人所服,非言大。
弟子规.李毓秀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弟子规》告诉我们 ,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这里的亲仁,就是亲近善知识,我们能够亲近那些真正有德行和修养的人,对我们人生会有很大帮助,能给我们以正确的引导,避免我们的思想和行为出现偏差,能让我们少走许多弯路,少碰许多钉子,甚至可以避免许多灾祸,判断一个人是不是善知识,都有哪些标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