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佗五禽戏虽然早在南北朝时期陶弘景先生就有记载,但这个版本的五禽戏非立式动作,要不伏地,要不倒挂,实在不容易把握。真正将五禽戏用立式功法,如同立式八段锦的练法还要到明朝时期,大约1597年。明代养生家周履靖在1597年成书《赤凤髓》,比高濂《遵生八笺》晚了6年。
五禽戏是我国传统的一种具有民族特色的医疗保健运动,是我国汉代名医华佗模仿自然界五种禽兽——虎、鹿、熊、猿、鸟的动作,结合人体的运动特点创作的。这是我国最早的成套的医疗保健运动,在民间广为流传,深受人民的喜爱。
五禽戏是中国传统导引养生的重要功法,也是一种传统的健身方法。它模仿了五种动物的动作和神态,包括虎、鹿、熊、猿和鸟,练习五禽戏可以活动身体的各个部位,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和力量,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
聊聊五禽戏,跟八段锦同属于导引功法,是学习5种动物的动作而来,练五禽戏有啥好处呢,五禽戏,是华佗观察大自然的动物形象,根据人的身体功能,两者思考结合之后,发明的一套模仿动物的肢体语言,运动形式,来锻炼人体的脏腑经络气血的一套功法。
道门流传,“五禽戏”是我国汉末三国时期的名医华佗,总结了山中方士模仿禽兽锻炼的动作神态经验,借鉴先秦时代的“熊经鸟伸”的吐纳导引功法,融入黄老道家医书的阴阳五行学说,最后发展为虎、鹿、熊、猿、鸟“五禽戏”的系统养生要诀。
“老祖宗的功最懂年轻人的痛”“几千年的精华果然名不虚传”如今,越来越多人爱上“新中式养生”千年前的古法养生操成了年轻人养生的入门必修课祛湿、健脾、养胃、补气、养颜……老祖宗传下来的养生秘籍数不胜数这里整理了5套经典养生操这个假期,一起解锁古人的养生精髓吧↓↓↓八段锦适合“脆皮体质
又看到了因为练习毽子操把腰练废了的热搜,还有专家提醒要量力而行,这就不大好了!吴普在历史上留下姓名,不但是因为他长寿,还有他留下的一部著作《吴普本草》,按照寒温分类记载了441种药物,虽然失传,但每一代医书都有引用它,可知此人不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