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接送机、高铁贵宾厅、高端酒店预订、三甲医院预约、消费返现……这些曾经被消费者认为极具吸引力的信用卡权益,如今正在陆续取消或调整。《金融时报》记者注意到,自今年年初以来,已有超10家银行对旗下信用卡相关服务或权益进行了调整,部分高端信用卡持卡人权益出现“大缩水”。
来源:经济日报近期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明年要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信用卡作为集消费信贷和支付于一体的金融产品,广泛服务于各类消费场景,是促进消费、惠及民生的重要工具之一。但近年来,信用卡数量及交易金额的减少成为众多银行需要面临的现实问题。
曾被视为信用卡揽客“利器”的权益正逐步收缩。11月27日,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今年以来已有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华夏银行、中信银行、广发银行、上海银行等多家银行对信用卡权益进行或计划调整,包括取消部分权益服务、限制权益服务使用次数或上调权益服务享有“门槛”。
财联社12月17日讯(记者 彭科峰)又见银行调整高端客户积分兑换权益的门槛!12月16日,民生银行在官网发文称,明年一季度,拟调整零售客户非凡礼遇权益项目的部分规则,其中机场高铁接送、接送机等多项服务积点上调。
界面新闻记者 | 何柳颖界面新闻编辑 | 江怡曼权益缩水、产品停发、年费抵扣门槛提高......伴随着信用卡步入存量竞争阶段,各大银行信用卡“瘦身”行动正持续上演。与此同时,多家银行对于信用卡机制改革已有相关部署。
中国商报(记者 马文博 王彤旭)“建行‘大山白’(尊享白金信用卡)已经取消了持卡人不限次数的机场贵宾厅权益。只有经常出差的人才知道原来的权益有多香,现在变成1年5次了,每消费6万元再赠送1次,(权益)缩水不止一点点啊。”北京的林先生说。这并非特例。
本篇主要介绍入门卡和部分高端卡,因为有些银行确实没什么有性价比的高端卡,对于大多数卡友来说,刷免年费的卡仍旧是第一选择,而且申卡一定不能头脑发热,要结合自己的使用场景和需求去申请,避免持卡过多成为累赘,下面就来看看具体的内容:入门级别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