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下来,视察团成员们不停发出感慨,“这才是青春该有的样子,这才是孩子们健康成长该有的状态。”结合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关于体教融合系列政策文件精神的整理学习,在一幅幅镌刻着青春昂扬印记的画面冲击下,一个问题不禁在脑中浮现:“体教融合”到底对一个孩子意味着什么?
原标题:重庆在如何应对体教融合的痛点和难点方面做出积极探索——(引题)青少年体教融合在这里“一路生花”(主题)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朱亚男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体质状况成为社会热议话题。作为教育体系当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体育教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关键。
什么是体育生?体育生通常是指报考体育专业的高中生,他们通过参加体育高考进入体育类大学。体育生在大学期间需要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并参加体育训练,他们的学习训练时间相对平衡,教练和学校会根据他们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学习和训练计划。
来源:【人民网】百米跑道上,14岁的陈妤颉跑出11秒43的成绩,超越亚运冠军葛曼棋在本届赛事大学乙组中的成绩;蹼泳项目中,17岁的姚华莉刷新女子100米器泳和50米潜泳两项世界青年纪录;链球赛场上,新科亚运冠军王琦以71米24的成绩一举夺魁,创造赛会新纪录……不久前落幕的第一届全
山西大学体育教育专业前身为1951年的山西大学体育专修科,是我国最早创办的16个体育系科之一,拥有70余年的办学经验和底蕴。经过多年发展,相继获得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体育硕士专业学位;体育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和体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喆 周婉琪 黄维暑假开始,广州青少年体育培训市场火爆,各类青少年体育赛事丰富多彩。对于一些希望通过体育扩宽孩子未来人生之路的家庭来说,孩子们在这个假期应该做什么?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展开调查报道。
新华社南宁11月14日电(记者季嘉东、林德韧、徐海涛)学青会是深化体教融合的重要标志,是展示青少年体育事业发展成就的重要平台,是广大青少年追逐梦想、拼搏奋斗的重要舞台。在学青会上,运动员们不仅在比赛中屡创佳绩,而且通过赛场内外的交流沟通、言行举止,展现了新一代青少年的朝气与活力。
9月25日,“中华体育精神大讲堂”校园宣讲和“冠军体育课”运动员进校园活动来到山东省淄博市。三届亚运会武术冠军孙培原等“体育老师”走进3所学校,通过分享夺冠背后的故事,生动诠释中华体育精神,并与同学们“零距离”互动,指导他们科学锻炼,为孩子们送上精彩、难忘的“体育课”。
近日,成都第31届大运会圆满闭幕,中国代表团以103枚金牌、40枚银牌、35枚铜牌,总计178枚奖牌的成绩位列金牌榜和奖牌榜双第一。中国代表团有411名高校大学生运动员参加了18个大项的角逐,其中83.6%的运动员首次“为国征战”参加世界综合性运动会,仅有30余人参加过奥运会。
来源:【红星新闻网】2024年初,成都石室锦城外国语学校(简称“石室锦外”)初一学生江宥钧与初二学生叶雨昊分别入选成都u13、u15足球队,代表成都参加全国比赛并备战下届省运会。这,显示了石室锦外足球教育的实力。而这些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一个人——该校体育教师叶海天。
【专家点评】作者:黎海波 陈镜如(均系湖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中南民族大学分中心研究员)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中国发展要靠广大青年挺膺担当,这就需要他们从小通过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全面发展,掌握良好的运动技能、练就强健的身体素质。
新华社北京9月24日电(记者王镜宇、夏亮)2021年秋天的开学季,绍兴市阳明中学的“体教融合班”招入首批8名排球特长生时,时任校长周新建有些惴惴不安。作为当地的一所优质高中,阳明中学中考的录取分数线在670分左右,而排球特长生的中考成绩在350至400分。
2020年9月21日,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自出台以来受到教育界和体育界人士的热烈反向,颇受期待,成为学术界新研究热点。时至今日,《意见》的出台已经将近半年了,必将成为今年考研复试的热门话题。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青少年的体质健康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大计。近年来,南昌以赛事为切入点、以学校为着力点、以健康为落脚点推进体教融合发展,为竞技体育可持续地输送人才,并带动广大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强健体魄、健全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