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让我非常感慨,因为我大概是十年前毕业,我毕业那会儿,大家最热门的三个选择,就是“出国、去软件通信相关大厂,考公”,考公排在最后,是因为大家普遍没法接受那种一眼望到边的生活,不到万不得已,一般不会选择考公。
90年代的深圳流行一个笑话:小孩要是不上进,家里人会威胁说你没出息,长大了只能当公务员去。然而这样的故事只属于短暂的时代,当历史尘埃落定后,曾经的笑话,本身就成了一种笑话,作家池莉有个很经典的说法,一个男人到了40岁,还有点不卑不亢的味道,那么毫无疑问,这个人是公务员。
这个数据是什么概念,双减政策下倒下的70w教培机构从业人员也不过1000万,小约翰可汗的通辽汗国内蒙古通辽市也不过287万常住人口,甚至整个内蒙古省份在七普数据下也不过2405万人,可以说2022年一年就毕业了半个内蒙古常住人口。
近日国家公务员局发布的公告显示: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共有212.3万人通过了用人单位的资格审查,但此次国考共计招录3.12万人,通过资格审查人数与录用计划数之比约为68:1,创下历史新高,远超去年同期报名人数。
现在有一个名叫“考公热”的词逐渐闯入大众视野,其意思是指现在考公务员非常火热,不少年轻人沉迷其中,甚至连父母也鼎力支持,哪怕花光家里积蓄也要将孩子推进体制内,很多相关产业也随即应运而生,这逐渐引发了一部分人的反思:为什么考公比“赌博”还要让人上瘾?
近日,夸克App与中国传媒大学互联网信息研究院联合发布《中国Z世代智能信息全域研究报告》,呈现了“人设”多元的95后年轻人是拒绝躺平的“备考青年“,“追剧式”传承家国情怀,在抗疫、反诈、国潮中展现社会担当与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