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东方早报最近有一篇记者报道,说中国飞机上的空中乘务员的英语广播难听懂。如果这样的话,当飞行当中出现危险的时候讲不清楚,对乘客不能准确的传达信息,会不会引起误解等担忧,并对此提出了批评。我觉得这样的批评也是有必要,因为无非是要提高我们航空公司的乘务员的整体素质。
2016-01-18 11:52 民航资源网田刘芬我要评论0字号: 2015年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应用发展如火如荼,海航机场顺应“互联网+”的潮流携手空港云,通过移动互联网的应用为旅客提供全链条的场景服务,打造极具体验感的“智慧机场”。
《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王诗彧 报道:安全是航空公司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连续安全运营23年,累计安全飞行500多万小时;2015年,获得民航局授予的“飞行安全五星奖”……多年以来,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交出了一份份关于安全的高分答卷。
新闻背景:当飞机准备降落,飞行员正频繁地通过无线电与塔台联系时,耳机里却传来流行歌曲或是药品广告……这肯定能让飞行员吓出一身冷汗。万米高空,飞机与地面的唯一联系,就是通过看不见、摸不着的无线电波。一旦无线电通信中断,飞机就如同“失聪”了一般。
1993年5月2日,海南航空首航海口—北京航线,优质服务就是这家地方航空公司打开蓝天市场的一把钥匙。23年过去了,海航已经发展成为国际知名的航空品牌,北京、海口是其两大枢纽,但海航为旅客提供真情服务的初心不改。
近日,河南郑州的李先生客串播音员在国外机场播音的视频在网上走红,网友为其点赞:“这是祖国的语言。”当时飞机晚点,而埃及开罗机场一直用英语和埃及当地语言播报,机场方面请游客李先生用中文广播一下,没想到一下就吸引了在场的中国旅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