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外媒报道称:中国汽车产能过剩,内耗严重,4000万产能,123个品牌,只有2200万买家,中国汽车正在寻求全球出口,以释放产能。外媒称,在中国,汽车制造商目前拥有每年生产约4000万辆汽车的产能,但中国消费者每年仅购买约2200万辆汽车。
皖中评特约评论员 刘纯银(资深时评员)2024年,中国汽车产业再上新台阶。1月13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最新数据,我国汽车产销双超3100万辆(分别达到3128.2万辆和3143.6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均超1280万辆,连续10年位居世界首位。
来源:中国经济网 2025年开年,中国汽车工业传捷报。 13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均超3100万辆,连续第二年产销量均突破300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年产销量均首次突破1000万辆,均超1200万辆,实现跨越式发展。
(央视财经《对话》)中国企业已进入“大航海时代”,纷纷走出国门,东南亚的印尼成了许多国内企业出海的第一站。面对具有开发潜力的印尼市场,中国企业如何落地生根?在出海印尼的不同阶段,需要注意哪些核心要素?如何筑牢两国人文交流和民心相通的基础?
来源:环球时报 德国新闻电视台网站1月2日文章,原题:一年3000万辆汽车!中国正在书写汽车工业历史 中国在汽车行业占据主导地位。根据波鸿汽车研究所的预测,中国汽车工业已经无法被任何力量阻挡地向前发展。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延辉郑州与车马渊源极深。历史文献中有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制舟车之记载,郑国车马坑也生动展现着2400多年前东周时期高超的造车工艺。时至如今,郑州正朝着新能源汽车之城加速奔跑。“今年1-11月,新能源汽车实际下线52.9万辆、增速112.
国际商报记者 刘叶琳1月10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会展中心举办的2025布鲁塞尔车展上,比亚迪、小鹏、奇瑞等中国汽车企业展示了新车型、新技术,受到了欧洲客户的青睐。这只是当下众多中国汽车企业积极拓展国际市场的一个缩影。
1956年,第一辆国产汽车总装下线。2023年,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016.1万辆和3009.4万辆,创历史新高。从第“1”辆到年产销量超过3000万辆,这一跨越半个多世纪的历程折射出中国汽车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走出的一条独立自主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