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洲马达加斯加的西北海岸,居住着扎菲曼尼里人,其出名的传统木雕工艺,成为了非洲的一大特色,该部落的人都有着木工手艺,每天都会拉大锯,雕刻一些精美的木材,偶尔还会出去打工,赚一点生活开资,不过大部分时间都是待在部落。
“用这个东西蒸出来的饭,就是小时候吃的味道。”8月4日,记者在市区一家超市内,看到一些市民正在兴致勃勃地选购蒸饭木桶。这些蒸饭木桶体型迷你,一次只能蒸三斤左右的米饭,外观颜色是原木色,并散发出木头的味道。据销售人员介绍,他们卖的蒸饭木桶的原材料是杉树,由工人手工制造。
亲切的食物让人品出“家的滋味儿”。这对任何一个离家的人来说都不仅仅是味觉的满足,更重要的是勾起了内心的牵挂,无论是苦是甜,都透着一股幸福的味道。如果再搭配了心仪的餐具,这种幸福的感觉会更强烈。木制餐具让人自然无拘束,它的触感温和,温度适手。
作为雕刻家似乎有一种“职业病”,看到木头就想着制作一些木雕。李大师就是这样的人,家里很多使用用具都是自己用木头雕刻出来的。平时遇到品质差不多的木头都留着,这不,又用木头制作了一把勺子。真的很难想象,一根木头是怎样做出勺子。李大师将木头去皮,然后将废料去掉之后就开始进行制作。
这就是那时候家里用的面瓢。成熟的葫芦切两瓣,晾干了就做了瓢。来自于天然,绝对无污染!这个应该都熟悉吧?盖锅的锅拍,熘馍的蓖子。要么用木头拼凑,要么用高粱杆缝成,精致也罢,粗糙也好,管用且绝对环保!这些木匠家活,现在也逐渐被电动工具替代了!一种感慨是工具先进了,劣制滥造的反倒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