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思聊工作室】数码产品的互联网租赁服务,为不少喜欢尝鲜的消费者提供了便利。然而,近来有不少网友称,部分手机租赁服务诚意不足,暗坑不少,商家以“低价租用”为噱头吸引消费者,一些高端手机初期的租赁费用只需几百元甚至几十元。
“审核快,发货快,信用高的用户还可享受免押服务。”近年来,网络租赁手机业务在互联网平台兴起,满足消费者临时使用、尝新等个性需求。但另一方面,不少借贷中介也看上了租机平台审核宽松的漏洞,引导急需用钱或网贷逾期者“租机变现”,从中套取买卖手机的差价。
每经记者:肖世清 每经编辑:张益铭原本只需7000多元的手机,用户为何却要花更多的价钱去租?甚至还有人根本拿不到实物?还有人因此房子被冻结?这是怎么回事?随着平台经济的蓬勃发展,手机租赁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冒起。
手机租赁的法律依据手机租赁合法吗,手机租赁的法律依据是什么?手机租赁作为一种新兴的商业模式,在现代社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那么,手机租赁是否合法呢?答案是肯定的。手机租赁的合法性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解释。 首先,手机租赁符合合同法的规定。
红星新闻 近日,有消费者反映,其在中介的指导下租机套现,总租金超过1.3万元的手机,其实际到手4000多元。另一名受访者表示,其弟弟在20个平台租了22台手机,总租金超过28万元,剩余未还的租金约20万元。记者调查了解到,中介在“租机套现”的过程中,扮演着引导用户的角色。
本报记者 秦枭 北京报道“租用全新未拆封”“日租金十几元”“首月1元”“租完即送”……在手机推送广告的“狂轰滥炸”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尝鲜手机租赁。每月只需要支付少量费用,即可拥有最新款或者更高端的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