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封博物馆二楼展厅中,竖立着一通看似普通的石碑,然而它却是一件国家一级文物,它高214厘米,宽96厘米,厚24厘米,这块碑上刻的既不是名人名言,也不是文学典籍,而是密密麻麻的183个名字,它就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府衙长官题名记碑——《开封府题名记》碑。
袁仁辉,北京执业律师,国际法学博士,高级英文翻译,原创有正国级机构参阅期刊转载国际经济法类和正部级机构发表用国际公法类作品,翻译有正部级机构外宣用党建类、参考用法律类文件100余万字,原创自译国际法学英文论文已由波兰国立历史博物馆作为文化遗产收藏并在线展示。
位于合肥包公园的包孝肃公祠。通讯员 张恒 摄包公园一角。通讯员 唐大云 摄包公故里文化园一景。记者 许蓓蓓 摄11月10日,第十三届安徽国际文化旅游节在黄山市举行,吸引来自美国、俄罗斯、菲律宾、马来西亚、日本等33个国家和地区的百余家旅行商参会。
开封包青天是千百年来中国人民心目中刚正不阿丶不畏强权丶公平正义的化身。反观所谓的被害人三十多年前就涉嫌强奸幼女罪丶多次违反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丶涉嫌殴打他人却没见处理等等,整个就是个连当地公安机关丶政府都不愿惹不敢惹的地痞无赖滚刀肉,2021年6月28日的打架事件完全就是因他而起因他而升级,已经是负有重大过错,被人送回家后还在打电话摇人准备第二天去找被告刘青艺企图报复,若不是伤重入院会不会死的人就是被告刘青艺?
据安徽时评发布 “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20世纪90年代,以古典名著《三侠五义》里包拯为原型改编而成的电视剧《包青天》登陆荧幕,掀起了“包青天热”。随着主题曲的传唱,不少人以为“包青天”包拯为河南人,殊不知,这位至今仍在“发光发热”的包公,是位地地道道的合肥人。
包拯,字希仁,庐州人,生于宋真宗,咸平二年,卒于宋仁宗嘉祐七年,年64岁,距今已有980多年历史。包拯少年家贫,28岁考取进士,首任江西建昌知县,后历任知县、知府、按察御使、西北转运使、天章阁待制、开封府知府、枢密副使等职,并出使过契丹,够封为龙图阁直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