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是中国医师节。在社会各界赞美医生、感恩医生的时候,医生长时间和高强度地工作导致的健康和心理问题更值得关注。在国内,由于大量患者需求,无论是年轻医生还是资历更高的专家,他们的工作时长与其他职业相比都是惊人的。
超负荷精神疲劳是一种不仅仅来源于身体上的疲惫,更多的是心理上的压力与消耗。那么,如何有效管理这种超负荷的精神疲劳,重新找回内心的平静与活力呢?重庆三一八医院精神心理科主任顾庆乐表示,首先,需要明确精神疲劳的表现。
受访专家: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应用中心测评主管 肖震宇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牛雨蕾“996工作制”、连续出差、双休日加班、每天有做不完的事……长时间超负荷工作让很多上班族身心俱疲。美国纽约大学近日研究发现,与之相比,朝九晚五、按部就班的工作是身心健康的稳定器。
很多上班族有这样的感觉:上班时没做什么,却莫名感到“心累”,下班甚至累到不想说话,只想安静地刷剧、打游戏。如果你有同感,代表你正在付出除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外的第三种劳动——情绪劳动。不久前,一起发生在上海某咖啡店的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一名店员因情绪失控,将咖啡粉泼向了顾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