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追求快节奏生活的同时,隐藏在各种美味食物中的甜蜜诱惑已经成为我们健康的潜在威胁,高糖饮食成为引发多种健康问题的主要因素之一。控制糖摄入,是我们关注健康的重要一环。控制糖意味着什么?生活中常见的高糖饮食有哪些?我们该如何判断食物中的含糖量?
近日,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联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传播分会和中华预防医学会慢性病预防与控制分会四家机构发布《“科学三减 智慧用糖”联合提示》,以配合健康中国行动,帮助消费者,尤其是儿童、青少年及超重、肥胖人群培养合理膳食习惯。
央广网北京3月11日消息(记者 智陈阳 实习记者 郑洁怡) 平日里,许多人奶茶、蛋糕不离手,尤其在精神压力大时,习惯用吃甜食的方式“奖励”自己,以寻求短暂的情绪释放,但吃完后又会因为吃太多而感到懊悔自责,从而进入恶性循环。摄入过多的糖会有哪些危害?我们应该如何减糖?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家家户户都会准备丰盛的年夜饭和各式各样的美食。然而,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过年期间的饮食管理尤为重要。今天,记者采访到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护理部,从饮食和药物两个方面,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一些专业的建议。
为此,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联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传播分会和中华预防医学会慢性病预防与控制分会四家机构发布《“科学三减智慧用糖”联合提示》,帮助消费者,尤其是儿童、青少年及超重、肥胖人群培养合理膳食习惯。
正常情况下合理摄糖并不会对健康造成太大的影响。但若摄入过量,多余的糖就会消耗体内的蛋白质,发生“糖化反应”,形成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这种产物还会破坏胶原蛋白,造成皮肤的松弛,加速人体的衰老。抢走健康的“强盗”:糖世界卫生组织已经把糖、烟、酒并列为癌症的3大诱因。
对于慢性病患者,尤其是糖尿病患者,调节饮食结构是控糖的关键,良好的饮食控制可以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并有助于维持理想体重、预防营养不良。 所以对于那些新发或病史较短、胰岛功能尚可、血糖不是很高的糖友,通过良好的饮食控制,确实可以实现一段时间内的病情好转。
科学控糖的几点建议1.一般成人每天水果的摄入量控制在200~350克,可少量多次食用。2.如果消化功能好,不缺乏蛋白质,餐前半小时吃80克左右的水果对降低餐后血糖是有一定益处的。3.不建议用水果替代主食作为碳水化合物的来源,否则会降低蛋白质的摄入量。4.
要控制血糖,应该吃什么?怎么吃才科学?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成人糖尿病食养指南(2023年版)》。该指南充分发挥现代营养学和传统食养的中西医各方优势,将食药物质融入合理膳食中,辅助预防和改善糖尿病。糖尿病多与不合理膳食相关“没想到我这个岁数,就得了糖尿病。
■钱甜可乐,只喝无糖的;奶茶,要来三分甜;面包,最好是无糖全麦的……在某搜索引擎搜索“糖的危害”,竟有千万条相关结果。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糖,却又总谈糖色变,“糖”这个可爱又迷人的“反派”角色到底是什么?如何科学合理吃糖?不吃糖就是控糖?
生活中,我们的饮食离不开糖这一物质的参与,但是大部分患者和家属对于糖的理解不深,今天,我们就走进这一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物质,全方位地了解一下它的好与坏。糖属于有机化合物的一类,根据化学结构可以分为单糖、双糖、寡糖(3—9个单糖)和多糖(≥10个单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