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毛泽东在延安窑洞撰写《论持久战》论持久战(一九三八年五月)毛泽东这是毛泽东一九三八年五月二十六日至六月三日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的讲演。问题的提起(一)伟大抗日战争的一周年纪念,七月七日,快要到了。
抗战全面爆发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步步紧逼,随着战局起伏,两种论调甚嚣尘上:既有鼓吹“战必败,再战必亡”的“亡国论”者,亦有宣扬“只要打三个月,战争就可解决”的“速胜论”者。就在此时,5万多字的《论持久战》横空出世。
这场战争彻底打败了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洗刷了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民族耻辱,捍卫了中华民族五千多年发展的文明成果和人类和平事业,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论持久战》是毛泽东在抗日战争爆发后有关中国革命现状和前途的重要论述。自发表以来,这部著作已经被翻译成多国文字,成为世界政治文化中的经典之作;但是,你知道最初的英译本是谁翻译的?又是在怎样的情景下出版和发行的呢?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在老百姓眼里,毛主席就是中国的大救星。在美国西点军校,毛主席的著作《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是教学必读书目。毛主席能够让对手喊“万岁”,让百姓唱到“心中”,其著作被西方军校学生争相“拜读”,他是世人心中永远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