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香港立法会多名议员称自己“遭人工智能合成艳照诈骗勒索”一事,引发关注。11月27日,香港保安局警务处工作人员向记者证实有相关案情,并表示案件已交由网络安全及科技罪案调查科跟进调查,暂未有人被拘捕。此次案件并非香港首例AI诈骗案件。
来源: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近期,某短视频平台上出现山西省忻州市某中学发生“火灾”的照片,引发网民关注。属地公安机关迅速介入调查处理,经核实,网传图片为AI合成的虚假信息。 经查,忻州市并未有学校发生火灾。
近日,香港立法会多名议员称自己“遭人工智能合成艳照诈骗勒索”一事,引发关注。11月27日,香港保安局警务处工作人员向南都记者证实有相关案情,并表示案件已交由网络安全及科技罪案调查科跟进调查,暂未有人被拘捕。此次案件并非香港首例AI诈骗案件。
“快来救我”“我快不行……”凌晨3点110报警平台竟收到AI“机器人”发来的求助凌晨3点接到AI求助凌晨3点多浙江嘉兴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接到求助电话“我现在的地址是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文华路……快来救我,我快不行”电话里传来的是AI“机器人”的声音对方很可能是听障人士指令迅速传
无中生有蹭热点 恶意拼接博眼球面对“AI造谣”,警方如何治理近日,警方通报“秦朗巴黎丢暑假作业”系摆拍引流,再次引发社会对于治理网络谣言的关注。受“流量经济”刺激,网络谣言的传播速度、影响范围及社会危害性等显著增强,严重扰乱社会公共秩序,侵犯公民合法权益。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 8月12日,正在上班的成都市民张先生收到了一条QQ好友申请。没想太多,张先生通过了这位陌生人,很快对方给他发来了一段不雅视频以及几张不雅照片,照片和视频中的“男主角”就是张先生本人。对方以此为要挟试图勒索张先生1万元。
近日,常州警方通报一起案例,极有可能是诈骗分子通过AI技术“变声”、“换脸”诈骗手段合成而来。具体情况:小刘的初中同学“小韩”通过QQ联系小刘,准备借6000元钱,小刘向来谨慎,担心“小韩”不是本人,没想到“小韩”发来一条语音,声音很像本人,后来“小韩”又给小刘打了一通视频电话,看到对方的脸后,小刘便相信了对方,于是小刘便给“小韩”提供的银行卡转了6000元,小刘转完钱后越想越不对劲,觉得“小韩”表情僵硬,于是拨打小韩的电话,没想到小韩的QQ账号被盗了,这才意识到被骗,随后立即报警。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原标题:浙江绍兴警方成功侦破“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造谣”“AI换脸”等案件——警惕利用人工智能进行新型犯罪新动向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其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给网络安全带来了严峻挑战。近期,浙江绍兴市公安局破获多起涉人工智能案件。
据公安部网安局消息,2月12日,一则“广州法院对一起某品牌汽车L3级自动驾驶追尾事故作出首例判决”的网络谣言在网上广泛传播,引发舆论关注,造成不良影响。公安机关网安部门迅速开展核查。经查,2月12日9时47分,网民“CHE车说道”在某平台发布一篇《L3级自动驾驶首例判决!
近日,杭州警方披露AI大模型换脸窃取个人隐私全国首案,令人细思极恐。犯罪分子将受害人静态照片,输入到模型中,再通过文字、语音提出需求,生成一段活体视频。这段活体视频可以模仿人脸进行点头、眨眼、侧脸,突破平台人脸认证,强制登录他人账号,获取大量受害人隐私数据出售获利。
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邹丽珍 李钢如今,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AI正在兴起,同时也越来越多人为它的双刃剑效应感到担忧,尤其是近期警方发布了利用AI实施电信诈骗的典型案例。骗子对AI技术的应用速度令人瞠目,人们该如何应对AI诈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