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11月2日讯(全媒体记者 周阳乐 通讯员 赵红福 盛新仪 孙瑛)记者今天从省儿童医院获悉,几天前,1岁多的男宝宝晨晨(化名)一个人坐在婴儿车上玩耍,家长发现他在津津有味吃着什么,赶忙从其嘴里掏出一颗水晶球,当时晨晨并没有表现不适症状,家长也就没有重视。
相信每个看过《海绵宝宝》的小伙伴们都曾被这样的声音给刻入DNA里,以前每晚八点钟,大家都会准时打开电视机转到中央少儿频道播出的《动漫世界》。1月29日,B站官方宣布《海绵宝宝》正版动画已经上线B站,并且提供中英文版本的配音,共计161集。
近日,浙江省人民医院毕节医院(以下简称“浙毕医院”)小儿外科为一名1岁肠梗阻宝宝手术治疗后,终于发现导致宝宝肠梗阻的“罪魁祸首”——一个俗称“海绵宝宝”的玩具珠,此时已因吸水膨胀紧紧堵塞肠腔造成完全性肠梗阻。在浙毕医院小儿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王晴精心手术下,顺利将该珠子取出。
学校周边销售的“海绵宝宝”(资料图)齐鲁网12月20日讯 (潍坊台 崔玉霞)近日,潍坊市民张女士10岁的儿子误食了“海绵宝宝”,导致肠梗阻,最后经过手术才将异物取出来。现在很多学校周边的商店都在销售这种“海绵宝宝”,并且很受学生的喜爱。
而学龄前儿童分辨能力差,对外界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特别是1—3岁的幼儿,往往把“海绵宝宝”当成糖豆误食,进入胃肠道内吸收水分,受在胃内停留时间长短的影响,可以出现阻塞肠道,如十二指肠梗阻,甚至胆道穿孔。
近日,家住衡阳的一岁男童晨晨,误将十几颗彩色海绵宝宝当成糖果吞进了肚子。随后,晨晨突然出现了腹痛呕吐症状,家属立即带着晨晨在当地医院就诊,但症状并未缓解。于是,家属将晨晨带到了湖南省儿童医院。诊断为消化道异物。最终通过手术顺利取出十余颗彩色海绵宝宝。
来源:广西新闻频道 佳佳(化名)近两天出现精神差、哭闹、不想吃东西、频繁恶心呕吐、腹胀、不排大便的情况,在当地数家医院就诊考虑肠梗阻,但查不出梗阻的原因。于是,心急如焚的家长带着佳佳来到郑州的大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医生凭借多年从医经验,做出诊断:孩子的肠梗阻是由消化道异物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