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从云南省红河州委宣传部获悉,2023年4月至7月间,在黄连山管护局联合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开展云南黄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动物多样性调查时,研究人员发现一蛙科湍蛙属新种——黄连山湍蛙(Amolops huanglianshanensis)。
惊蛰过后的第三天,距离朱家角景区6公里的一方池塘内,几百个小黑点在游动。它们是中华大蟾蜍的蝌蚪,它们的出现,拉开了张马村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两栖类动物新一年繁衍生息的序幕。然而这样的景象,在上海大多数城区已无法见到。
作为徜徉于陆地和水面的两栖动物,有的蛙类不需要开阔水面,一个小水塘,或者一场暴雨过后的小水坑便可供它们产卵;它们不需要精致的设计,一个简单垒砌的小土坡,便可供它们从水里爬上陆地。(农健/图)春日上海,白玉兰总是最先报到,翠柳抽出嫩芽,粉色海棠花挂满枝头。
参考消息网9月24日报道据英国《新科学家》周刊网站9月13日报道,几亿年来,交配中的蛙可能偶尔会出错。我们知道,今天的雄蛙有时会在繁殖季节选择一个不合适的伴侣——一只不同种类的蛙、一只乌龟、一条鱼,甚至无生命的个体。
华北地区过去常见的无斑雨蛙数量正在持续下降图源:自然纪录片《与蛙》,导演王宁婧,该纪录片展示了关于我国特有两栖物种无斑雨蛙的生存处境和保护工作。“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宋代诗人辛弃疾的这短段经典诗句可谓家喻户晓。
提起青蛙,我们都很熟悉,在老家的时候,每当雨后房前屋后一片“呱、呱、呱”的叫声,这些叫声中有些是个头很小的土蛤蟆、有些是叫声洪亮的青蛙、有些是闷声闷气浑身长满疙瘩的癞蛤蟆,有些是浑身圆鼓鼓的气蛤蟆,这几大类最为常见。
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编者按:野猪下山了!“猴纸”到我家阳台了!野生动物进城的消息频现社交媒体。事实上,我们身边居住着众多本土野生动物,它们与我们为邻,我们却鲜少了解它们。了解、友好、相伴,万物方能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