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0日清晨,日本唐招提寺的5组8件珍贵文物已被悉心打包,整装待发,在上海博物馆展览部、上海市公安局边防和港航公安工作人员的配合押运下,即将乘坐“新鉴真”轮开启回家的旅程。去年12月,正值中日文化交流协定缔结40周年,在上海博物馆举办的“沧海之虹:唐招提寺鉴真文物与东山魁夷隔扇画展”首次向中国观众展示了唐招提寺珍藏的“金龟舍利塔”等与鉴真相关的国宝级文物,以及日本著名画家东山魁夷为寺中供奉“鉴真和尚像”的御影堂绘制的68面隔扇画,吸引了逾22万人次观众前来参观。
10月10日清晨,日本唐招提寺的5组8件珍贵文物已打包完毕,整装待发,在上海博物馆展览部、上海市公安局边防和港航公安工作人员的配合押运下,即将乘坐“新鉴真”轮开启回家的旅程。去年12月,正值中日文化交流协定缔结40周年,在上海博物馆举办的“沧海之虹:唐招提寺鉴真文物与东山魁夷隔扇画展”首次向中国观众展示了唐招提寺珍藏的“金龟舍利塔”等与鉴真相关的国宝级文物,以及日本著名画家东山魁夷为寺中供奉“鉴真和尚像”的御影堂绘制的68面隔扇画,吸引了逾22万人次观众前来参观。
央广网上海5月16日消息(记者吴善阳 通讯员周力 王晶晶)14号上午,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码头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日本中国文化交流协会代表团代表乘坐“新鉴真”号客班轮护送新制作完成的鉴真大师像前往日本。
6月8日,人们在“鉴真号”轮上拍照留念。当日,中日国际轮渡有限公司旗下的“鉴真号”轮在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码头举行首航仪式。该船是由中国船企自主研发、设计和建造,总长167.2米,型宽25米,载客192人,总吨位约2万吨,设计航速21节。
中新网上海6月17日电 (记者 姜煜)据上海海关17日透露,6月15日,第三代“鉴真号”客滚船承载着107个标箱驶往日本神户,这是该轮首次载货东渡。6月15日,海关关员对即将首次载货东渡的第三代“鉴真号”客滚船进行监管。
6月15日,上海军工路码头,一批出口至日本的货物,在上海海关所属上海吴淞海关监管下,装上第三代“鉴真号”客滚船。16时45分,“鉴真号”客滚船承载107个标箱开船,驶往日本神户。这是6月8日“鉴真号”轮从上海出发驶向日本大阪、开启首航之旅后,首次载货东渡。
近日,由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设计、招商局金陵船舶(威海)有限公司为中日国际轮渡有限公司建造的被誉为中日友谊之船的第三代192客位中日航线客滚船“鉴真号”顺利下水。该船是由中国船企自主研发、设计、建造的第一艘中日航线客滚船,前两代“鉴真号”均由日本船企研制。
参考消息网6月9日报道据时事社网站6月8日报道,中国上海与日本大阪、神户之间的定期渡轮“鉴真号”新船8日首航。时事社报道称,执行此航线的船只以唐代为弘扬佛法而东渡日本的著名僧侣鉴真命名,此次下水的已经是第三代“鉴真号”。
来源:【威海新闻网】5月30日,192客位中日航线客滚船W0280项目命名暨交船仪式举行。这是招商局金陵船舶(威海)有限公司首次建造的中日航线客滚船。该项目的成功交付,标志着招商局金陵船舶(威海)有限公司成功打开中日客滚船建造市场,加快推进企业船舶建造绿色化、智能化的进程。
3月2日和3月4日,中日班轮“苏州号”和“新鉴真号”分别首靠上海军工路码头。这意味着,中日班轮告别在虹口区北外滩国际客运中心36年的靠泊,正式迁入位于宝山区的新港湾。由此,昔日的“集装箱大佬”、位于宝山的“张军宝”码头又承接住了新使命。
靠泊长达36年之久的中日轮渡“新鉴真”号,昨天(2月27日)完成了它在国际客运中心的“最后一箱”,撤离虹口区北外滩,乔迁至上港集团宜东分公司军工路码进行靠泊作业。与“新鉴真”号一起乔迁的还有“苏州”号。
今年6月8日实现首航的第三代“鉴真号”客货两用客滚船,日前在上海军工路码头装载了107个标箱后驶向大阪,开启其首度载货之行。上海吴淞海关关员对“鉴真号”客滚船进行监管。(朱凌 摄)“鉴真号”轮的命名,源自多次东渡日本的唐代高僧鉴真。